在得知自己有机会采访东盟峰会的那一刻,心中涌起了复杂的情绪,即开心、期待,又伴随著一丝不安。开心是因为这是一场汇聚多国领袖的国际会议,不仅是难得的历练,更能亲眼见证马来西亚在历史节点上推动各项重要议程;而不安则源于对自身能力的怀疑,我是否拥有能力真实生动记录峰会的高光时刻。
带著这样的心情,我踏上了采访之旅。
峰会首日,从举世瞩目的特朗普抵马开始,见证泰柬签署和平协议,并与我国签署双边贸易协定;然而因为工作安排,我错过了这些关键画面,仅能暗自期待能在接下来的活动间隙亲眼见到特朗普及他国领袖的身影。
在错过首日盛况后,我重整出发。原以为次日的采访会如常进行,不料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想到峰会现场外的媒体走廊“蹲守”,那也是媒体中心之外的另一个“采访战场”。
没想到这一临时的决定,让我意外碰上了少数允许所有记者入场报导开幕部分的东亚峰会。
这一刻,我感到既幸运又兴奋。
当我踏入仍空无一人的主会场,眼前的景象让人屏息——庄严华丽的布置、会场中央圆桌上整齐排列的各国国旗,以及后方的同声传译间,无不彰显著这场峰会的规格与分量。
那一刻,我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震撼,这不仅是记者现场采访的荣耀时刻,更是能亲眼见证历史时刻的一种激动和感动。
在聆听首相致开幕词之时,我也不停环顾四周,努力用眼睛记录下这难得的时刻。就在这时,我看见了直播中不曾出现的画面,即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会议时享用著桌上准备的小餐食,这一幕像极了“牛马们”在上班时的样子,让整个严肃的国际会议多了几分真实和亲切。
我也近距离见到素来有亲民领袖之称的东帝汶总理沙纳纳,当媒体向他讨要糖果,他竟笑著从口袋掏出纸巾,作势拭泪的搞怪反应;还有以粤语回答媒体提问的泰国首相阿努廷,以及与首相安华一同步入会场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带著的微笑,这些生动场景都让人记忆犹新。
让我体验最为深刻的,莫过于那条在长廊上挤满摄影机的媒体等候区,记者必须站对位置才能即时捕捉到领袖的一句关键回应。
当东盟与中国签署升级版自由贸易协定后,多名领袖陆续步出会场时,东帝汶总理沙纳纳突然停下脚步,逐一回复记者提问。远在另一端等候区的我,立即跨过层层阻碍和人墙,站上踏板,半个身子悬在栏杆外,只为能清楚收录他的发言。
当时的紧张,专注和全情投入,都让我真切体会到记者在现场采访大型国际峰会的意义和魅力所在。
能在记者生涯中亲身参与我国以东盟主席国身分举办的系列东盟峰会,并目睹多项协定和双边会谈的达成,尽管过程忙碌且身心疲惫,我觉得一切值得,也是我难以忘怀的珍贵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