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届东盟峰会在吉隆坡正式落幕,过去3日里有许多会议亮点频现,其中有件事或许不那么引人注意,但却意义深远;在马来西亚作为东盟轮值国而举办的峰会上,东盟终于迎来它的最后一块拼图--东帝汶。
对此,马来西亚诺丁汉大学政治、国际关系、经济学院助理教授何英展博士向《东方日报》说,东盟一体化的概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横空出世,历经半个世纪的构筑,尽管东盟一体化尚还需推进,但国际上早已将东盟视为一个整体。
他坦言,国际将东盟视为一个整体,也给东盟带来了一些麻烦与挑战,此事源于东盟在上世纪末的扩张,即接纳柬埔寨、越南、寮国、缅甸、所带来的问题。
他点出,这些陆地东南亚国家皆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民主化程度的不足,甚至缅甸至今还困于战乱之中,这导致了外国直接投资的观望与放缓。
“可能马来西亚会说,缅甸不关我事,可是它是东盟的一份子。”
何英展表示,正是吸取了此前的教训,东盟才会通过14年的考察期,帮助东帝汶逐渐具备条件来正式成为东盟的一员。
“东盟代表著东南亚,自然不能排除东帝汶,地理上它就在东南亚里;让东帝汶大概了解东盟的机制,来减低未来对东盟造成挑战的可能性。”
他提到,除了可能带来的问题之外,东帝汶的加入其实对东盟有著一项好处,那就是自由指数的上升。
“整个东南亚基本不是完全民主的区域,除了东帝汶,对自由指数的衡量标准来说,它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
他认为,受一些东盟成员国所累,东南亚的形象在这几年并不算太好,而在东帝汶的加入下,或许能带来一些加分项。
“让东盟在世界上有更好的形象。”
与此同时,在他看来,东帝汶的加入对于东盟来说,整体是利大于弊。
上周日,在东盟峰会开幕礼上,东盟十国正式完成对《东帝汶加入东盟宣言》的签署,象征著东盟正式成为了东盟的一员。
东帝汶位于东南亚群岛东端,人口约140万,是亚洲最年轻的国家之一,于2002年脱离印尼独立,长期以来积极寻求融入区域体系,以促进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
而自2011年起,东帝汶便开始加入东盟的漫漫长路,经历长达十多年的观察与准备期,东盟于2022年原则上同意接纳其为第十一个成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