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生活何去何从?是选择,还是无奈?尤其是马来西亚在未来6年准备迎接老龄化社会,这也是当前社会亟需关注与思考的重要课题。

传统观念中,幸福的老年生活往往被视为“三代同堂、儿孙满堂”,在子孙环绕、享受天伦之乐的家庭氛围中象征人生的圆满。

然而,随著时代变迁,老年生活的形态日趋多元。有些长者选择与家人同住,感受亲情陪伴;有长者单身寡人、偏好独立自主的生活节奏;亦有长者入住设备完善的养老机构,获得专业全面的照护;更有部分长者因经济或环境限制,只能依靠资源有限的免费老人院,静静度过人生的下半辈子。

“住在这里很开心啊,有得吃、有得住”,70岁的邝勇漳笑著说。

近一年来,他从另一家免费老人院搬到同心乐龄关怀中心(同样是免费机构)。尽管肺部功能衰退,每天需吸氧超过20小时,他的语气依然平和,眼神中透著一丝满足。

邝勇漳年轻时是装潢界的老师傅,一辈子未婚,没有孩子,也没有存款。

“哪里想到我会得病?我本以为可以一直做到死的那天。”

邝勇漳虽然身体行动不便,但每天依然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生活保持节奏,不让自己闲著。(穿插在第九或十段)
邝勇漳虽然身体行动不便,但每天依然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生活保持节奏,不让自己闲著。(穿插在第九或十段)

他在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语气中带著几分无奈,但更多的是坦然接受现实。

“现在病了,做不到工了,幸好还有养老院愿意收留我。”

谈起肺部问题,他说:“这都是长年工作吸尘埃造成的,没办法,这行就是这样。”

被问及年轻时为何没成家,他笑著说:“没有女人要我啦。”

随后指向墙上挂著的一张年轻时照片,笑道:“不过你看我年轻时,可是很帅的咧。”

他分享自己的日常:早上吃完早餐后,便会到老人院的庭园散步。

“走到没气了,就回来吸氧。”

这种生活或许看似单调,问他会不会闷?他却说:“不会。”

70 岁的邝勇漳虽然身体行动不便,生活过得简单,却始终坚持:“老了不等于没用,我不是废人啦!”他每天依然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生活保持节奏,不让自己闲著。
70 岁的邝勇漳虽然身体行动不便,生活过得简单,却始终坚持:“老了不等于没用,我不是废人啦!”他每天依然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生活保持节奏,不让自己闲著。

或许对他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生活精彩与否已不再重要,三餐温饱、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才是最实在的幸福。谈及搬来这里的原因,邝勇漳坦言,先前住的老人院曾发生虐待事件。

“我是假装自杀,被送去医院,之后才转介到这里。”

他不是吉隆坡本地人,在这里没有亲戚。病后也未曾回过家乡,“谁会理你啊?”他苦笑著说。

虽然身体不便、生活简单,但他坚持“老了不等于没用”,并强调:“我不是废人啦!”,他每天仍会做些简单的事情,不让自己闲著。

可惜的是,他这份坚强更多像是口硬心软,内心深处其实也感受到无奈与孤独,只是不轻易表露出来。

谈话中,他经常转回到最喜欢谈论的“当年勇”:“我(装修)手工很好,是老师傅,很多人抢著请我做工。”

像邝勇漳这样的长者,常在回忆中寻找自我价值。那些关于年轻岁月的故事,或许说过无数次,却依然是他们宁静晚年里,最闪亮的一部分。

自立自强才能保晚年尊严

同心乐龄关怀中心创办人张来直言:“老人一定要有规划!社会没有帮忙的义务!”

今年73岁的张来是同心乐龄关怀中心的创办人,目前照顾著将近80多位长者。谈及老年生活的未来,他坦言自己也是过来人,因为他自己就是一名“老人”。

他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及早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好规划,因为社会并没有义务无条件地帮助老人。

张来是同心乐龄关怀中心的创办人,目前照顾著将近80多位长者。(穿插在第25段)
张来是同心乐龄关怀中心的创办人,目前照顾著将近80多位长者。(穿插在第25段)

张来的话语中蕴含著深刻的提醒:唯有自立自强,才能在晚年获得尊严与安心。而他所说的规划,主要是指财务方面。“我当然知道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完美的规划,但至少要有20至30%的准备。”

他特别强调,无论有孩子还是没有孩子,都必须做好规划,因为他看过太多被子女抛弃的老人。

他分享了一个案例:一位患有老人痴呆的老婆婆被家人遗弃在茨厂街,后来由同心乐龄关怀中心的义工带回照顾。“我们后来找到了她的家人,安排她回家。”

没想到,隔天早上,老婆婆又再次出现在中心门口。“之后我们就没有再送婆婆回去。”

透过这些故事,让人深刻体会到,生孩子并非人生保障,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于自己对未来的规划与准备。照顾自己,才是老年生活最根本的保障。

有钱,老年生活就快乐?

入住免费养老院,往往是出于无奈,是经济或环境所迫的选择。然而,近年来市场上兴起了越来越多设备完善、提供全面照护的高级养老机构。身边的朋友时常感叹:“以后老了,要是能住进这种地方就好了。”大家似乎都向往这类标榜“高级”的乐龄生活——不需依靠子女,也能在年老时享有品质与尊严,甚至过得相当享受。

现年 91 岁的杨关弟,是双威高端乐龄家园(Sunway Sanctuary)的一位住户。采访当天,在机构团队的安排下,她受邀前往双威国际学校,参加一场专为长者与学生设计的交流活动。现场气氛温馨而活泼,除了互动游戏,学生们还陪伴长者一同参与艺术与创意手作,欢笑声此起彼落,仿佛让人暂时忘却了年龄的距离。

今年 91 岁的杨关弟来自巴生,已在双威高端乐龄家园居住了半年;谈起这段时间的生活体验,她微笑著轻声说:“就是这样咯!”
今年 91 岁的杨关弟来自巴生,已在双威高端乐龄家园居住了半年;谈起这段时间的生活体验,她微笑著轻声说:“就是这样咯!”

来自巴生的杨婆婆,入住双威高端乐龄家园将近半年。她育有两个儿子与一个女儿,大儿子早年离世,小儿子则长年在新加坡工作。搬来这里之前,她原本和孙子与大媳妇一同生活,但由于孙子经常需出国工作,家人担心她一人独居不便,最终决定让她入住这间设施完善、照护周全的养老机构。

她也轻描淡写地提到,自己的老伴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已经“飞天”了。谈起目前的生活,她笑著说:“很好啊,很干净。”至于会不会觉得闷?她摇了摇头,说自己一向个性淡泊,不太喜欢凑热闹。

不过偶尔也会约几位院友一起打麻将,打发时间,不然就在房间里看看书、坐坐。“一个人也是可以过的。”

访问即将结束时,记者问她:“会不会觉得,人老了就没用了?”她沉思了一会儿,淡淡地答道:“哪里有什么用不有用的……人老了,就是这样咯。”

一句平淡的话,却道出了许多长者内心的体悟与豁达。不是没有感慨,只是习惯了接受;不是没有孤单,只是不再抱怨。岁月虽让身体衰老,却也磨练出一份沉静与看透的智慧。

 

【延伸阅读】

【东方深动力:国际老年人日系列1】高龄不是终点! 91岁王金华跑出生命的节奏

【东方深动力:国际老年人日系列2】人生跌宕起伏 选择留守家乡独居 陈美满:暮年生活不是等孩子来陪

林珮璇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