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8日讯)根据《大马消费者趋势报告2025》,一项针对全国500名消费者的调查发现,高达91%的大马人表示愿意购买永续产品。然而,价格敏感性成为主要阻碍,多数人仅愿意支付不超过10%的额外费用,显示出“环保意识”与“实际购买行为”之间存在显著落差。
这项报告引出了关键问题,民众或许关心地球,但他们是否愿意为了保护地球而支付更多?
然而,调查结果十分明确,前提是价格合理。
报告指出,永续消费普及受三大因素制约:成本(大多数人只愿意多付少于10%);可信度(32.4%的人质疑环保标签的真实性); 便利性(18.2%的人认为永续产品不易购买)。
Central Force International首席执行员司徒伟耀表示,大马消费者正在尝试,但永续行为仍呈碎片化。虽然意图存在,但执行往往因习惯、基础设施不足或单纯的不便而不均衡。
因此,他认为这正是企业能够介入、协助消费者更容易做出永续选择的切入点。
意识与行动不相符
报告显示,仅48.8%的大马人持续实践“减少、再用、回收(3R)”习惯,导致大量资源仍流入垃圾掩埋场。其中,雪兰莪每日产生高达1万公吨垃圾,成为全国最大废弃物来源与排放源。
研究同时发现,26.2%的受访者表示,若获得奖励,将更常落实3R习惯。
司徒伟耀指出,消费者乐意采纳更环保的习惯,但希望过程值得,而非额外负担,而简单的奖励机制能有效培养消费者的长期习惯。
节庆消费展现韧性
此外,报告也显示消消费者的选择性消费行为及购买优先顺序,同样延伸至其他领域,特别是文化与节庆相关支出。
报告揭露,即使生活成本压力升高,节庆消费仍属不可妥协的优先项目,包括庆祝与送礼。
数据显示,节庆期间零售与批发贸易额按年增长5.7%,达1540亿令吉,凸显节庆消费仍是大马经济的重要引擎。
把握永续商机
报告建议,企业若要赢得“永续消费者”,产品必须同时兼顾价格可负担、资讯透明、购买便利与消费激励。
“永续已非一时潮流,而是逐步演变为消费者的核心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