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选制国家,左翼民粹主义和右翼民粹主义均各有市场和分别拥有自己的支持者。但在理念和意识形态上,要想将左翼与右翼民粹主义一刀切区分开来,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即使左派民粹主义存在的国家之间的政治历史背景、社会文化本身差距巨大,形式也多样化,缺乏一个共同有意义的分类。若要将之划入单一的政治体系不但困难重重,也毫无实际意义。
有鉴于此,我们只能概括性的论述左翼民粹主义和右翼民粹主义的差异,以求取得一定共识,了解它们之间原则上的不同点。先说左翼民粹主义。左翼民粹主义在西方国家的左派政党中通常具有抗拒自由放任主义与反精英主义的政治哲学。其政党言论通常代表底层群众的利益,并推崇社会平等、财富再分配和解决社会贫富分化问题。他们同时反对资本主义和反全球化。左翼民粹主义在诸多西方发达国家均有其政纲的政党和领袖人物。限于边幅,本文仅简单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特征的左翼民粹主义政党。
西方的左翼民粹主义政党
在欧洲的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是左翼民粹主义的主流政党。他们的反精英主义立场与右翼民粹主义者在反移民情绪上大致相同。政治路线上,他们主张改善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待遇,意识形态被看成含有保守主义色彩。法国的左翼民粹主义政党则是从社会党的前一批退党成员组建而成的不屈法国党。这个政党主张建立法兰西第六共和国和扩大普通人民的政治权利和法律援助,限制总统的权利,提高最低工资。其纲领非常注重生态维护,要求实现百分之百的可再生能源,维持物价稳定,提高社会福利,提高富人所得税,重新分配财富以纠正社会的经济不平等。
反观日本,其左翼民粹主义领袖是山本太郎。山本领导的是2019年从自由党分裂出来的左派人士组成的一个反建制左翼政党,党名取自日本天皇德仁的年号“令和”,称为令和新选组。该党认同政府经济干预主义,维护残障人士福祉和环境保护主义, 并主张废止消费税,实现粮食自给率、改善基础设施、大学免费教育、反修宪、反对赌博合法化、废止核电等。该党也被称为“自由民粹主义者”和新左派。
右翼民粹主义
右翼民粹主义,也叫民族民粹主义或右翼民族主义。与左翼民粹主义相同的是,右翼民粹主义也反对精英主义,以此吸引普罗大众的支持。但与左翼民粹主义迥异的是,他们不赞同社会平等,认为社会不平等是合理、天经地义与促进社会前进的元素。此外,右翼民粹主义也隐含著本土主义,有排外的性质。
自冷战1990年代结束、西方民主国家左派走下坡之后,右翼民粹主义政党逐渐抬头,并且随后出现成功与左派政党联合组成政府的例子。然而,西方右翼民粹主义政党之间的意识形态与立场差异很大,要将它们归纳成单一的政治体系完全不可能。我们只能从它们的共同点来论述。右翼民粹主义者最大的共同点是厌恶执政的左倾政府当局对腐败现象的纵容。
普遍上,我们可归纳右翼民粹主义较其国内的保守派政党更为右倾。近年来由于经济出现衰退,中东和非洲移民、特别是伊斯兰难民大批涌入,它们的反对声音越来越大,使得右翼民粹主义运动和政党越来越受欢迎。
2024年的法国大选,象征著西欧右翼民粹主义的崛起。该年法国举行的议会选举第一轮投票结果,法国极右翼国民联盟赢得胜利而占领先地位。由勒庞领导的国民阵线及其盟友获得了33%的选票,左翼新人民阵线取得28%选票,而总统马克龙领导的中间派联盟仅获得约20%的选票。按照法国选举规则,第一轮若没有候选人获得50%的选票,前两名竞争者和其他得票12.5%以上的候选人将自动获得第二轮投票资格。
为了阻止国民阵线掌权,法国中右翼和中左翼政党联手组成民主联盟以对抗极右翼。一周后的第二轮选举投票率为65.5%,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投票率。第二轮选举结果显示,“新人民阵线”拿下182个席位,现任总统马克龙的中间派联盟赢得168席。极右翼的国民联盟只获得143席,与上台执政相去甚远。选举结果象征仇外、反犹太、反穆斯林和反少数族群的右翼政党的暂时终结局面。
从历史层面看,无论极右翼民粹主义还是极左翼民粹主义政党,它们的掌权均意味一场社会动乱潜能的存在。前者的代表以二战时期的德国纳粹党、意大利的法西斯政党和日本的军国主义政党最为突出。后者可以引述中国文革时期的极左思潮与社会动荡和灾难。尽管两者标签各式各样,譬如极端右派、新右派、反移民、新纳粹、新法西斯、反伊斯兰、民族主义、威权主义、伟大复兴强国梦等等,它们的基本目的,其领导人及支持者就是要改变他们对既有政局不利于己的局面,并通过民主或非民主手段,实现他们的政治目的,打击心目中的敌对势力。
从政治制衡观点看,左翼民粹能不能抗衡右翼民粹,使局面达到天枰的平衡点,并由此避开社会动乱浪潮,这又启发了人们的一个崭新想象力。但要把两个不能相容的元素拉到祥和的平衡点相处,实质性似乎是一种美好的梦境,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