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28日讯)民政党槟州青年团团长陈政翀直言不讳,坦承对党内现况深感忧虑,并疾呼党领导层必须正视内部问题,否则对外发声将毫无分量。
“如果我们自己的屋子不坚固,外面说什么也没分量。”
陈政翀是在2025年度州代表大会上以此重话点出党内基础薄弱的隐忧,强调身为青年领袖,他并非例行发言,而是真诚地为党发声、也代表年轻党员表达心声。
他指出,党中央与州级领袖常将重心放在全国性与州级议题,却忽略了内部建设与青年动能的不足。他呼应妇女组负责人早前的发言,认为党应优先处理自身体质问题,否则难以赢得选民信任。
针对明年起马来西亚将把青年年龄上限下调至30岁,陈政翀坦言这对民政党青年组织是一大挑战。他质疑他们目前有多少30岁以下的成员?他们提供了什么诱因让青年愿意留下?又有多少人因失望而选择退出或沉默?所以他呼吁党要诚实面对这些尖锐问题。
他也引用党主席曾坦承大选败选时,甚至“连自己党员都没投我们票”的说法,直指这是党应深刻反省的关键。他说:“为何党员不投票?为何当初加入,如今却不再支持?如果这些问题都回答不了,又如何谈前进?”
看见从零出发的潜力
谈及过去主打“第三股力量”(Third Force)的策略,他坦言虽曾受挫,却认为未来仍有可为,他以丹绒比艾补选为例,指出即便选票不多,仍看见“从零出发”的潜力。他相信,只要持续深耕,终能取得社会认可,届时党内声音也会更具分量。
对于与伊斯兰党的合作争议,陈政翀坦承外界质疑声不断,但他认为问题不在于合作对象,而在于民政党自身的表态态度,他批评当伊党领袖发表极端言论时,民政党若选择沉默,只会让人质疑党的存在意义。他主张民政党应积极扮演国盟内的平衡角色,展现对非穆斯林的保护与代言责任。
至于党内喊话口号“Chaiyok”,他直言过于生硬且缺乏共鸣,甚至被调侃为“吃药”,他呼吁党应打造简单有力、深入人心的标语,而非仅追求内部情绪动员。
最后,他提出是否能在槟州尝试重新以民政党旗帜出征选举的建议,而他坦言风险存在,但强调“不试就永远不知道”,在如今形势下,党已无退路,唯有勇敢迎战,才能证明自身价值。
陈政翀重申,他的发言并非针对任何个人,而是基于一名真正关心党的年轻成员的责任感,他希望党能以更诚实与开放的态度,重新审视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