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反毒机构副总监(行动)再鲁丁

(亚罗士打25日讯)毒品交易手法已从过往的“面交”与藏匿交收,进化为透过社交平台下单、以快递直接送到家门口的新模式,国家反毒机构警告,这已成为当前反毒工作的最大挑战之一,并呼吁家长提高警觉,勿以为孩子宅在家就是安全。

该机构副总监(行动)再鲁丁指出,如今人人手握手机,浏览社交媒体变得轻而易举,这也让毒品交易渗入日常生活,有些家长以为孩子关在房间里很安全,事实上他们可能正在网上购买毒品,甚至连快递员送来的包裹内容是什么都不清楚。

他强调,家长应主动关注孩子的交友圈、社交平台互动,避免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毒品陷阱。

再鲁丁是在周四召开新闻发布会时指出,该机构于9月22日至24日展开“反毒特别行动(Operasi Cegah Khas)”,聚焦毒品高风险地区,共逮捕1411人,其中1132人对毒品呈阳性反应。

呈阳性者年龄介于19至61岁之间,男性占多数(1078人),女性则有54人。最常见的毒品为冰毒(占76%)、其次为海洛因与吗啡(占16%)、大麻(3.6%)与哥冬(15人)。

“我们注意到,年长吸毒者倾向使用海洛因与吗啡,而部分人因经济因素选择价格较低的哥冬,一包仅3令吉。”

吉打渔民涉毒为“提神”

在吉打州的行动中,共有263人被捕,其中178人为首次呈阳性的吸毒者,其他人则涉及违规或等候法庭指令。

最多个案发生在吉打港口(71人)、哥打瓜拉姆拉(23人)与浮罗交怡热水湖地区(20人)。再鲁丁指出,吉打港口多数落网者为渔夫,他们声称涉毒是为了“提神与提升体力”。

他强调,根据2024年修订的《1983年吸毒者(治疗与康复)法令》,该机构正积极追踪哥冬使用者并提供康复管道,同时鼓励吸毒者自愿前往戒毒康复中心(Puspen)或合法私人戒毒中心接受治疗。

目前官方康复中心的治疗周期为6个月,私人戒毒中心则为2年。若完成戒毒后复吸,将再延长半年,若再犯则转至官方中心接受1年康复计划。

“我们不希望每位吸毒者都在被捕后才接受治疗,新法强调预防、教育与人性化戒治。”

再鲁丁呼吁社会各界携手,家庭与社区应共同参与反毒工作,让吸毒者看见希望,勇敢寻求帮助与改变的机会。
 

陈振培

前新闻工作者及美食博客,命中应该有食神加持,一直都很有口福,跟美食特别有缘,希望吃遍人间美食。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