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30日讯)种植与原产业部副部长拿督陈泓缣强调,《马来西亚—美国互惠贸易协定》并没有忽视沙巴和砂拉越的利益。
他说,近期有数位沙巴领袖声称,《马美互惠贸易协定》只让西马受惠,这样的看法并没有准确反映这项协定的宗旨与为国家带来的利益。
“事实上,该协定涵盖全国范围,绝非仅限于半岛,更没有把沙巴或砂拉越排除在外。”
他今日发文告说,该协定中1711项豁免关税的大马产品涵盖广泛领域,包括棕油、橡胶、木材及可可,而这些都是沙巴与砂拉越的主要出口产品。
“沙巴是全国最大的原棕油生产州,2024年产量高达42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2.1%。在该协议下,持有大马永续棕油(MSPO)认证的沙巴棕油及可可产品将更容易打入的美国市场。”
陈泓缣也是亚庇国会议员,他说,东马的小园主及合作社都是这些产业的基础,也是昌明政府持续扶持的重点群体。政府所推行的油棕小园主翻种融资计划(TSPKS 2.0)、大马永续棕油认证(MSPO)及可可种植鼓励计划等措施,都旨在协助东马小园主提升生产力与竞争力。
“其次,有关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会削弱金马利与民都鲁天然气设施的说法,同样毫无根据。”
他表示,正如贸工部长东姑扎夫鲁所言,国油公司早在关税宣布之前,就已长期从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采购液化天然气。
“这些进口合约属于国家能源供应平衡策略的一部分,并无所谓取代东马营运之意。金马利与民都鲁的液化天然气设施依然是国家核心战略资产,每年为联邦及州政府带来数十亿令吉收入。”
他说,事实上,沙巴没有在国家贸易外交中受到边缘化。反之,沙巴在国际经贸代表团及双边谈判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涵盖领域包括农业大宗商品、再生能源及数字经济等。
“作为种植与原产业部副部长,以及曾任农业与粮食安全部副部长(2022–2023),我本人多次率领代表团前往中国及东盟市场,积极推广沙巴产品。”
他指出,不可否认,沙巴的出口仍以农产原商品如棕油、橡胶、木材及可可为主。但与其无端抹黑和攻击这项贸易协定,还不如共同努力,专注推动沙巴的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
陈泓缣说,展望未来,关键的问题不是“沙巴是否被遗忘”,而是如何进一步强化沙巴的实力,以便成为出口枢纽与高附加值生产基地,充分把握国际贸易协定所带来的机遇。
他指出,与其将马美贸易协定视为“零和博弈”,更应携手合作,确保沙巴能充分掌握马美外贸所带来的出口与投资机遇,共同推动区域与国家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