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罗士打17日讯)政治分析员莫哈末诺雅兹博士指出,伊党在近代政治的崛起,固然值得关注,但若执意主导国盟(PN)并强推自家首相人选,恐将重创联盟形象,甚至断送进军布城的机会。

也是沙巴大学原住民研究所(BorIIS)副教授的他强调,伊党自2022年全国大选以来声势高涨,赢得最多国会议席,却不应误解这是“单靠自身实力”的结果,而须正视这场胜利来自国盟整体协作的红利,特别是土团党主席丹斯里慕尤丁的领导与形象资产。

他回顾,2020年“喜来登政变”是伊党首次踏足联邦权力核心的关键转捩点。当时,土团党脱离希盟,加上阿兹敏阿里等人离开公正党,间接促成国盟政府成立,伊党也首度拥有8名正副部长入阁。

“伊党进入布城不是靠一己之力,而是因为土团党打开了门。”

同样在吉打,伊党也并非凭票数或选举获胜执政,而是因为其他政党内部分裂,才让沙努西出任州务大臣。

诺雅兹提醒,伊党若强推自家领袖出任首相,不仅将疏远砂拉越政党联盟(GPS)与沙巴政党,还将无法取得组建联邦政府所需的基本盘。

“伊党在婆罗洲地区仍被视为过于宗教化与保守,难以取得普遍支持。”

呼吁放下野心珍惜盟友

此外,他也指出,非马来选民与中间派马来人仍普遍对伊党持保留态度,即便该党试图柔化形象,效果有限。若伊党主导国盟,可能吓退那些原本因慕尤丁温和形象而支持国盟的选民。

他强调,伊党常以其43席自傲,却忽略选民多是因“国盟”整体稳定印象与慕尤丁的首相人选定位而支持,而非单因伊党本身。

“选票是投给一个看起来能稳定执政的联盟,而不是某个党派的宗教议程。”

他警告,若伊党继续沉醉于“唯一领航者”的幻觉,不仅将激化国盟内部裂痕,更可能让温和选民离弃,最终导致整个国盟在来届大选中惨败。

诺雅兹总结表示,伊党的布城之路若没有土团党与其他盟友的合作与“牺牲”,根本无从启程。在多元化的马来西亚政治现实下,若伊党试图成为国盟的“单一主导者”,只会削弱整体竞争力,反噬自身前景。

“若伊党真想执政,就要学会合作与感恩,而非独占与操控。”

陈振培

前新闻工作者及美食博客,命中应该有食神加持,一直都很有口福,跟美食特别有缘,希望吃遍人间美食。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