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11日讯)马来西亚道理书院院长王琛发教授表示,中元文化是一种民族意象,涉及别人如何认识我们,并关系到我们如何认识自己,所以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认识它、爱护它、理解它,把它所内涵的民族价值正确而广泛的传播,特别是4个关键导向,即忏悔私心、感恩先人、分衣施食及延续社会,继而转化成民族软实力。
他说,每年农历七月,大马各地华人总是忘不了追随祖先流传下来的中元节俗,在地方上通过集体或私人举行普度孤幽的仪式。这样一种岁时节庆能在我国历久不衰,涉及了华人的集体信仰心理;其流传的面貌,原本乃是源自中华民族闽、粤两地本有的习俗。
“到了今天,各街区、市镇、乡村在每年农历七月例必出现庆赞中元的活动,其热闹程度又足于说明中元普度已经融入了地方社会,是本地华人信仰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大马华人族群在多元文化与宗教的本土社会里极具传统色彩的文化符号。”
他在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指出,不能否认,绝大部分大马华人在不同程度上参与过中元节。不管你主观上怎样认识它,它毕竟已成为了族群在此地形成文化社会的一个符号、一种民族意象,也构成其他兄弟民族对华人的印象之一。

他认为,人们不应远離信仰文化,把节日活动异化成贿赂神明满足私欲的巫术迷信,将神灵当作谋私利的对象。如此才能让子孙对祖先传给我们的信仰文化自豪,有理由传承下去。
“我们要确保别人能正确认识和尊重欣赏华族的精神,不会以为我们族群文化有怕鬼、拜鬼、贿鬼的习俗。”
王琛发也是英国欧亚高等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福建闽江学者、广东省海外名师特聘教授及英国暨爱尔兰皇家人类学学会会士。
他强调,一个族群的自豪感和安全感能否保持最佳的优势,不能闭门造车,也不宜自圆其说。这要建立在别人对自己的信任、欣赏与尊重之上。如何让别人怀着谅解与尊重的心理主动的拥抱我们,就看我们如何把自身文化的有利基因继续培养,将之转化成民族软实力。
“在多元种族的国家里,庆赞中元节的信仰自由固然受到宪法保护,可是如何把它的传统精神突出,首先是立足于自己是否能正确的认识这一文化遗产。”
鉴于此,王教授讲述,中元节所传达的教义是天地祖先在看着,也盼着我们实践孝亲敬老、反省思过、分衣施食、济度众生的美德。

他欣见,大马华人继承的中元信俗,至今主流不变,把敬畏“鬼神”心理,转化在大众维系道德价值的主动,害怕自己做“人”做得不够好。于是整个农历七月,重点就在人能“忏悔”和“感恩”,让自己能反省做好人,众生因此也能获普度而感觉庆幸。这也是传统一贯会把节俗通称为“庆赞中元”的由来。
“人们为了庆赞中元,举行从祭祀到歌舞表演娱乐等等各种多彩的集体活动 ,其出发点都不外是要让民族传承下去,并围绕着‘忏悔私心、感恩先人、分衣施食、延续社会’4个导向。”
王教授提醒,我们是要让别人为见证我们的节日不惜千里而来,而不是抱著猎奇的心态看我们,才不会导至他人看轻华人风俗,把实践风俗的人们当著旅游观赏的物件;这方面,从社会领袖到爱护珍惜华人信仰文化的每一民众,都任重道远。
认识三大信仰教导 重心放在“普度”
王琛发教授强调,不論是公祭或者家庭、个人,都应尽可能认识族群三大信仰体系,即儒家、道教及佛教原来的教导,减少宗教上所不能接受的形式化、奢侈祭品开销,尽量节省下更多的经费,把重心放在“普度”,尤其是施贫,并从各种角度支持弱势群体改善境遇,以及协助教育。
他说,除了不应流于形式,还要在现代发挥慎终追远和忏罪反省的美德,藉现场气氛和举办相关活动去教育新一代,使他们对先人的奋斗事业感到光荣,学习自我反省,培养孝顺、感恩、慈悲的精神,确保族群文化能在下一代身上健康的持续。
他提到,中元或盂兰胜会供奉的面燃大士,其顶上方的本尊是观世音相,而大士以鬼王金刚化身显现是应化。如此形象是要说明普度众生。
“因此,真正大慈悲,就是菩萨化身为现在的饿鬼相,与众生同在,以身作则,引导和教化众生不再让私欲贪念牵制,不再陷入如此身心报应,以免换来这种自利贪婪的样貌体型,受其痛苦。”
他说,每个人的忏悔都要有实践才是真忏悔,方法就是如面燃大士所持令牌上的号令,以平等心态,把自己多馀的一切,主动支持他人共享。
王教授补充,各社区的中元酬神在选择酬神表演节目时,尽可能制造更多机会和安排更多的表演空间支持传统的文化艺术表演,尤其是借此机会支持国内的表演艺术团体。
他告知,尤其在槟城,整个农历七月大街小巷都可见“庆赞中元”的旗帜飘扬,一方面是藉着中元庆典巩固邻里关系和社会认同,另一方面也为华文教育筹款,可谓是中元精神在现代的发挥,合乎它作为民族意象的本来精神。

宗教间对话是要有耐心与共情
王琛发教授表示,宗教间的对话是要有耐心的,同时必须要有共情,才能说得通,例如中元信仰肯定会有破除地狱以及普救鬼道众生的仪式。
他说:“我们会说华人文化中,破地狱,救饿鬼,都是慈悲观的核心表现。可是当我们面对来自其他民族文化的同胞,我们不可能因为他们对佛道教的饿鬼有疑问,而去告䜣他自己没见过,但试图说服他相信一切图形上的细节都存在。”
“如果我们告诉他,饿鬼就是心识上集中反映各种贪欲造成的可恶和丑陋形象的典型,贪欲就是饿鬼的来源,也是结果,从开始到结束都是伤害自己和别人,他们至少可以明白信仰的教化意义。”
“有人说,地狱在心上,破地狱就是破自己,但其实不只如此,是要破掉一切导致人间的苦难。其他民族若了解超幽仪轨的唱词内容,了解唱词叙述个人贪欲和社会不平,反而会有同感,觉得地狱和饿鬼的感受,就是由于个人制造贪欲煎熬自己而产生。”
王琛发强调,“破地狱”不仅是解决个人的问题,更是面对整个社会的问题,推动社会朝向理想状态发展。在这样的理念下,连亡者都能得到公平的尊重,而中华民族的社会理想正是体现在“破地狱”这一概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