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1日讯)“为何家属必须历经争取,多方理论才能在验尸房接近遗体?”
赵明福胞妹赵丽兰在面子书撰文,针对16年前认尸当日警方的种种做法,提出数项质疑,直指整个程序不透明且疑点重重。
她回忆,当天赵家亲属在行政议员刘天球陪同下,到验尸房准备认尸,却被警方阻拦,巴生警区主任表示接获雪州总警长卡立阿布巴卡指示,禁止任何人认尸。
“我们跟他表示,查案的警员早前已答应让我们前来这里验尸,为何临时拒绝。刘天球的司机也在一旁听闻。”
“我们屡次三番跟警区主任理论不过,总之原因不详,一时气愤,司机失控地踢破验尸房房门,刘天球也上前踹了几脚,要求放行,批示赵家准见明福。”
“警区主任随之联系雪州总警长询问来龙去脉,报告现状,最后警区主任才同意让家属到验尸房,唯坚持不让我们拍照取证。”
她说,当时也不知自己的权利所在,唯有凭靠记忆记下明福遗容的表面证据。
为此,赵丽兰提出四大疑点:
第一,为何家属必须历经争取,多方理论才能见在验尸房接近遗体,警方操作是否因人而异?
第二,不论只有15分钟聘用家属属意的法医是否合理,警区主任职责所在,当可遵照警察章程办事以理说明拒绝赵家接触遗体的原因,需请示时任雪州总警长?
“何况,既然可以聘请自己的法医,为何不能拍照?如果不能拍照,我们怎么留住证据确凿?”
第三,若案件只不过是一般坠楼的猝死案,为何也需掌管雪州警察第一人时任雪州总警长卡立阿布巴卡亲自下场,指挥警官办案?卡立阿布巴卡的重视,透露什么信息?
第四,若非刘天球代表赵家据理力争,促使警方回到本职,遵从标准程序作业,普通百姓一旦涉及大案,和执法单位斡旋,要是没有基本人权的意识,也没有政治人物或者律师介入帮忙,怎么评断自己是不是遇到不公之操作?
赵丽兰也在文中强调,至今仍有许多关键问题未解,例如遗体皮带上的DNA来历、验尸报告未厘清的伤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