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党槟州主席,也是全国署理主席的胡栋强表示,槟城民政党正在积极争取在未来的选举中,以自身的党徽,而非国盟旗帜出战,以仿效以往国阵允许成员党以自身党徽上阵的作风,来重塑民政党的品牌。而不少专家,如马来亚大学政治分析员阿旺阿兹曼都表示,民政党此举是在重塑自己在国盟内部的定位,想要告诉大家自己并非伊斯兰党的附属,尤其是那些华裔和印裔选民。
由此可见,民政党想要在现今面临式微危机的情况下,尝试一种大胆的决策,不以国盟旗帜参选,希望非穆斯林选民把他们定性为不同于伊党和土团党的政党,而是偏向第三势力的政党,从而抹消国盟施加在他们身上的宗教保守形象,以此来吸收那些对团结政府不满的选民的选票。但民政党此番举动,不但十分冒险,在吸引非穆斯林选民回流的道路上,也是困难重重。
民政党自从加入国盟以后,其政党势力并没有如预想般,可以从国阵时期的衰败中复苏。他们加入国盟以后,反而被国盟,尤其是当中最大党的伊党所带来的宗教保守形象所拖累,导致非穆斯林选民对他们有所忌惮,无法放下心支持他们。因此,民政党除了在吉打居林州议席,靠著伊党的强力支持夺下这一个议席外,其他地区都毫无斩获。因此,这也让民政党意识到,一旦依附于国盟的旗帜,他们就只能在穆斯林选民占多的选区施展拳脚。一旦来到了非穆斯林选民占多的选区,或者是穆斯林选民占比没有特别高的混合选区,都会被国盟的宗教保守形象所拖累。
因此,民政党就有必要在竞选的时候,淡化他们作为国盟一份子的形象。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在国盟的合作模式下,穆斯林选区基本都由伊党和土团党瓜分,民政党只能上阵混合选区或非穆斯林选区,比如居林州议席的穆斯林选民比例达到63.4%,比较像是穆斯林占多的混合选区,而非穆斯林占绝对多数的选区。
民政党在居林的大胜,和伊党在吉打的强势不无关系。他们靠著伊斯兰党的协助,基本揽括了大多数的穆斯林选票,才造就了他们的大胜。但在吉打以外的地方,比如他们以前的发源地槟城,却难以获得非穆斯林选民的支持,导致民政在其他州属全军覆没。
民政党在非穆斯林选民中的号召力,从国阵时期至今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好转。但问题在于,他们竞选的很多选区,想要胜出都得依靠非穆斯林选民的支持,若非穆斯林选民没有转向他们,他们在被国盟委派上阵的选区,基本都只能成为炮灰,难以和现今广受非穆斯林社会支持的希盟抗衡。因此,民政党内部提出的解决方案,就是以党徽上阵,淡化国盟的色彩。而此举能否奏效,有待观察。
民政党的“党徽”战略,所会面临的问题可不少。这是因为民政党在加入国盟以后,一直把自己定位为国盟的非穆斯林代表,也把自己定位为国盟老三的存在。因此,他们加入国盟以后,一直都代表国盟的立场发言。一旦国盟的领袖,尤其是伊党领袖发表了对非穆斯林选民不利的言论,民政党就会摆出一副捍卫者的形象,表明自己会和国盟内部协商,抗议他们的言论。问题在于,他们的抗议,似乎并没有获得国盟领袖的重视,基本都是在课题风头一过,就会作罢。这导致了非穆斯林群体对于民政党没有任何信心,认为他们在国盟没有多少发言权,是不被重视的存在,更不用说代表非穆斯林群体发声了。
民政党在国盟旗下,也经常被盟友,尤其是伊党的领袖针对。比方说,槟州的伊党宗教师理事会代表沙菲鲁就曾公开表明民政党主席刘华才无力领导槟城国盟,甚至建议撤换其领导地位。虽然刘华才事后表示伊党的署理主席达基尤丁和登嘉楼州务大臣阿末三苏里有就此事向他道歉。但此事明显看出伊党没有特别重视民政党,认为他们是可有可无的政党,甚至对民政党的槟城国盟主席一职虎视眈眈。
伊党打压
在这种情况下,民政党自然不会获得非穆斯林群体的信任,毕竟国盟最大党伊党对他们并没有特别尊重,甚至有打压他们的倾向。这将让非穆斯林选民怀疑,民政党是否真能在胜选后获得国盟的委托,夺下他们梦寐以求的槟城首长一职。因为民政党现在在国盟不被特别重视的情况下,非穆斯林群体会担心他们一旦胜选,将会把槟城首长等职务拱手让人,被伊党和土团党瓜分。
因此,民政党想要获取非穆斯林选民的支持,靠著换成自己党徽上阵选举,是没有多少用处的。他们需要做的,反而是向非穆斯林群体证明,自己在国盟的地位,以及如何利用自己的地位,协助非穆斯林群体在宗教氛围过于浓厚的国盟中,真正有效地发声才行。
况且,就算民政党以自己的党徽上阵,他们自身的资源也有限,还是得依靠国盟的助选才行。他们无法单靠自己现有的资源,去和在槟城等地已经稳定扎根的行动党、公正党等人抗衡。问题在于,一旦他们获得国盟的支援,将会被非穆斯林群体视为国盟的“同路人”,自然不会放心支持他们。就算民政党想要以第三势力的路线,也就是自个儿上阵单打独斗,来争取非穆斯林选民的支持,也会面临一个新问题。那就是慕尤丁先前提出的“松散联盟”,基本把所有第三势力都揽括到了国盟旗下。虽然他们没有正式合作,但慕尤丁已经明确表示想要利用“松散联盟” 来吸引那些摇摆选票,以求赢下多22个国会议席。
慕尤丁的此番言论,给第三势力带来了一场生存危机。因为选民会因此不再把第三势力当成投下对政府不满票的选择,而是会认为他们和国盟已经同一阵线。只要支持第三势力,就等同于支持国盟。在这种情况下,民政党一旦以第三势力的形象出现,也会被认为是国盟的同路人而已。
总的来说,民政党以“党徽”上阵选举,不会为他们带来特别多的非穆斯林选民群体的支持。他们需要做的不是什么“党徽上阵,重塑品牌”,而是以实际行动说服非穆斯林选民,他们是可以为非穆斯林群体发声,且在课题上制衡国盟过于宗教保守的言论和路线。若只单靠更换党徽,是不足以获得他们想要重返昔日荣耀的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