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型经济不是学术概念,它已经在马来西亚悄然上演。 

高附加值产业如电子制造、数字科技迅速回暖,企业利润和资本不断积累,而传统服务业、中低技能行业则恢复缓慢,部分群体甚至长期边缘化。这就像字母“K”的两条斜线,一上扬一下滑,清晰可见。 

对于大部分普通马来西亚人而言,GDP增长的数据可能只是纸面上的繁荣,真正能分享到经济红利的人却越来越少。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22年马来西亚基 尼系数约为0.39,即便整体收入水平提升,仍有大量中低收入群体未能分享到 经济成长红利。

机遇:高端产业与经济升级 
在K型分化的上行线上,存在明显的机遇。高技术制造业、出口导向产业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回暖,不仅让企业和资本受益,也推动了国家产业升级和技术转型。 

政策得当,还可借助上行产业创造税收和投资回报,为公共财政提供资源,支持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从而潜在地改善整体社会福利。 

这种机遇提醒我们,经济分化并非完全负面。如果上行线带来的红利能转化为公共资源和制度支撑,马来西亚有机会在结构升级中形成长期竞争力。 

风险:贫富差距与社会流动受限 
然而,K型经济更显著的影响在下行线。收入增长缓慢、就业机会有限的中低收入群体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贫富断层进一步加深。 

即使经济总量增长,社会流动性受限,长期积累的财富集中在少数精英手中, 这对社会公平和国家稳定都是潜在威胁。 

更值得警惕的是,城乡发展差距和区域不平衡问题可能被放大。若忽视公共服务的均衡布局,K型分化不仅是一条经济线,也可能成为社会分裂的隐形线。 

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务实对策 
面对K型经济的现实分化,务实的政策设计尤为关键。 

首先,产业政策应兼顾高端增长与普惠基础:高附加值产业是增长引擎,但中 小企业和中低技能群体也不能被忽视,培训和升级机会必须同步提供。 

其次,教育和技能培训要与产业结构紧密匹配,通过职业培训、数字技能和终 身学习,提升社会流动性,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上行产业。 

税制和社会保障也必须改革同步推进。渐进税制、财富税和社会保障扩展,可 以为下行群体提供稳定支撑,同时维护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区域均衡发展亦不可忽视,东西马差距和城乡不平衡若不解决,将削弱整体竞 争力和社会稳定性。 

将分化视为发展契机 
马来西亚若能将分化视为推动产业升级、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增长的契机,通 过产业、教育、税制和区域政策的综合布局,就能在上行线创造财富的同时, 让下斜线群体共享发展红利,实现包容性增长。 

这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责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检验。 

未来的马来西亚,如果选择任由分化扩大,可能只会成就少数精英的繁荣;若 选择务实而建设性的政策,则有机会让整个社会共同受益,实现高质量、可持 续、包容的经济发展。 
 

王赫奇

企业文化研究者和连续创业家。至今共为超过百位企业家、教授、以及各领域专家出版书籍,并在2021年实现出版社的绿色转型。目前专注于企业永续发展、经济与政策研究、组织架构与企业管理课题。此外,还在东盟多国推广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