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个月初针对国家高等教育基金贷款(PTPTN)的标准提出建议,认为除了公立大专,昌明政府也应该考虑为就读私立大专的贫困与赤贫家庭学生,提供高等教育基金贷款转换为奖学金的便利。
当时,我提出一个论据,并不是全部贫困家庭的子女都有机会进入政府大学,一些可能因为成绩不达标而只能转向私立大专就读。在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下,这些学生所承受的负担也必须受到关注和给予协助,不能一概而论。
一个月过去了,我们算是听到值得开心的事,高教部长赞比里表示,高教部目前正在全面评估,有关私立大专一等荣誉学位毕业生豁免偿还高等教育基金贷款(PTPTN)的标准。只是高教部需审慎评估各校的成绩标准,并建立更合适的机制。
这对考到符合进入公立大学资格,却因为进不了自己心仪科系,只能无奈到私立大学就读的学生和家庭来说,确实是等候已久的事。只是,我希望高教部不要像某位行动党领袖那样,山南山北走一回,还是得付买路钱。
好的事情,我们愿意花时间去等,只是希望政府不要让子民等太久。政府的政策本来就是以民为本,政府可以根据国家的需求和财政状况,调整一等荣誉学生免还贷款的政策。前提是,要公平公正对待马来西亚国民。
之前希盟曾在其竞选宣言中不断强调我国是产油国,石油所创造的巨额财富,足以提供全面免费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可惜,希盟领袖上台后,都同时患上了政治“选择性”失忆症。
关于学生不偿还高等教育贷学金的问题,我们必须承认,问题处在学生身上,许多学生愿意借钱来念书,却不愿意偿还,把责任推给政府,但最后吃亏的还是人民。
学生有借无还其实是一种恶性循环,一些同学认为学哥学姐毕业之后可以不偿还贷款,自己为什么要还?加上大家都有一个误解,只要有关部门前来索取就以少数的款额搪塞,日子久了之后就可以完全不必偿还。
只是,我认为政治领袖要有责任心,高等教育贷学金的问题会出现这么多学生借钱不还,跟政治人物逢大选信口雌黄,给了选民很多假承诺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许诺取得政权会推动废除高等教育金贷款,选民自然会相信。
想在这里跟大家复新记忆,2012年,安华以在野党领袖身份高调宣称,如果民联在来届大选成功攻进布城,将全面废除高等教育基金贷款,采取免费教育。随后,许多大专生纷纷走上街头,并于独立广场扎营。
安华成为首相之后,他的立场和看法都改变了。他指由于政府财政拮据,因此尚无法落实免费教育。这段话,是安华在2023年6月,在国立大学(UKM)与获得公服局赞助的大专生交流时回答学生的询问。
我只是纳闷,既然安华觉得政府财政拮据,为什么还要继续借贷?而且还在不断翻新政府的外债?所以,我由衷的希望,选民千万不要轻易被这些政治人物蒙骗,记住;今天给你一颗糖、明天要你整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