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兼财长拿督斯里安华强调,2026年财政预算案,并非仅关乎数字和支出,而是一个方向,旨在确保政府在不增加国家债务负担的情况下,继续帮助人民。首相会不会言出必行?真的不会让政府债务大幅度增长吗?

财政部曾在2024年7月18日承诺,将监控国债的偿还(DSC),使其不超过政府收入的15%;这是一个安全的水平。然而,2024年已经达到15.6%,2025年继续上升到16.3%,预计2026年将再次上升到17%。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2026年财政展望报告》就证实了这一点。很多时候,我对首相的谈话都有所保留,他越是声称要监控,监控得越多,它就会上升得越多。债务越来越大,利息越来越高,国家的收入越来越不足以支付日益紧迫的债务。

《2026年财政展望报告》也证实,截至2025年6月30日,政府的总债务和负债在两年半内增加了近3000亿令吉,从2022年底的1.399兆令吉增加到2025年6月底的 1.695兆令吉。

从实际数据来看,尽管近年新增债务有所下降,但减幅有限,尚未显现出明显改善的趋势。这种“缓降不退”的局面,揭示我国财政在疫情后仍面临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显示政府在控制支出与提升财政纪律方面仍有待加强。

推动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不仅在于拓宽财政收入,更在于优化支出结构,尤其是对不断攀升的薪资支出的控制。当前,薪资支出已占据预算的相当比例,若未能进行有效改革与资源重整,财政结构性失衡的问题将持续恶化。

无可否认,政府或许在降低新增债务方面取得小进步,但距离实现真正的财政稳健与长期可持续仍有相当距离。未来政策应更加注重提升支出效率、深化制度性改革,并建立更具纪律性的财政管理框架,方能为国家构建坚实、可持续的财政基础。

换句话说,即使新增债务逐年下降,只要政府每年仍然举债,总体债务总额依然会持续上升。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借的少就很好,应该是要继续借的更少,再增加税收来加速摊还债务,否则国债依旧高持不下。

我们必须承认,昌明政府在玩弄数字游戏方面有他们的一套。监控得越多,增长得越多?我要提醒安华,新债从2022年的990亿令吉减少至2024年的770亿令吉,不表示政府更审慎理财,因为在2025年政府的新债已经突破800亿令吉。正确数据是多少?我们就期待首相的宣布。

政府适度举债具有促进经济增长、平抑经济周期波动的作用,但如果管理制度不完善,债务超出财政承受能力,则会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现有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升政府债务管理水平。 

政府需要考虑建立健全债务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潜在风险。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减少举债,包括优化财政支出、提高税收收入、改善经济增长环境等。只是这些措施应该从源头上减少财政赤字,并更有效地管理现有债务。

刘华才

民政党全国主席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