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5日,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简称"华研",于吉隆坡广东义山大厦宴会厅,举办了庆祝该中心成立四十周年晚宴,晚宴会场特别展出华研与华社相关的历史照片。本次晚宴共宴请76桌,逾700名嘉宾出席共襄盛举。赴宴者冠盖满场,来者甚多是国内不同领域里颇具影响力之中坚佼佼者,这就不再赘述。

"华研" 是何组织?它源自1983年,于槟城华人文化大会上,由十五华团,即全国十三州之中华大会堂,加上董总、教总两大华教机构的忧患共举之下,共同协商推动而成立的。

随后在1984年,华社成立了全国华团文化工作委员会之后,确立了成立资料中心的任务。 遂于1985年1月,资料中心遂宣布成立,并于同年9月开幕,该中心正式称其全名为"华社资料研究中心"。到了1996年,"华研"的全名,再进一步更名为"华社研究中心"。

1985年自"华研"创立以来至今40年,它便一直是一所由民间全额资助的非盈利华人资料收集与学术研究之重要机构。华研肩负著华社的各种重要使命,成为大马华人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坚强堡垒。与此同时,在国家建设,以及促进各族谅解与团结上,华研也起了极深远意义的作用。针对政策性的重大课题上,它一直都锲而不舍的进行深入的调研,让大家对一些学术,乃至与国家相关课题上,拥有真正的理解与认识。

目前华研的内部,有几个重要工作组别,它们是
1. 学术委员会,由张云华博士负责
2. 智库发展委员会,由潘永强博士负责
3. 图书馆发展与管理委员会,由徐威雄博士负责
4. 中心整体行政,则由詹缘端主任负责

华研自创立至今,经已出版了189本书籍与论文集、 112期期刊杂志,并发布了11份研究报告,同时举办过43场学术研讨会、6届的国际双年会,以及超过400场的论坛和讲座。目前,华研还有许多项目正在进行当中,包括雪隆早期华人方言帮群、国家档案计划、华人人口研究等。除此之外,华研图书馆也广纳收藏了国内外、与大马华社相关的重要资料,以及协助多个大马民间团体组织,整理及修复它们的古老资料与文献。在毫无政府财力资助之下,华研得以招聘专业全职人士,以严谨方式为华社提供专业服务,实属十分难得。

值得一提的,是华研董事局30位成员,全都是义务性质工作奉献的。当中一半以上成员拥有高学历、任职于国内高教单位、学有专长的知名学术人员。其馀许多董事,也都是国内成功企业家、社团高管等,负责为华研筹集每年上百万令吉的行政开销。大家各司其责,数十年来让华研屹立不倒,得以持续性的为华社尽心服务,这些默默奉献的幕后英雄们,皆功不可没。

华研的"集贤图书馆"是一所研究型图书馆,其收藏的珍贵史料,包括马来西亚会馆/学校特刊、中小学历年教科书、杨贵谊陈妙华赠书、马华文学资料库、马天英个人文献档案、马来西亚中文报纸、1985年至今的剪报、南洋大学的资料库等。于2016年,华研成立了陈充恩电子图书馆后,电子化项目已完成的包括了《星槟日报》、中文教科书、峇峇文翻译文学以及剪报在内的扫描和文字识别。与此同时,集贤图书馆也提供文献修复及数码化文字识别服务,其中包括花了六年时间,为马来西亚最古老庙宇、马六甲青云亭,成功修复了数千份几乎残缺不堪的百年资料,此贡献最为标青。

2022年成立的华研智库,至今完成许多举足轻重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2025马来西亚社会政策研究计划》等多篇研究报告,以及2022年大选和2023年六州选举的预测和分析,并完成了大马"小学教育目标与学生基本能力研究"计划等。与此同时,智库也持续在星洲专栏发表了众多政策评论,也和国内外政党、智库、使馆和学术机构进行紧密交流与合作。

在此要提的一位举足轻重华研要员,就是现任董事主席姚迪刚先生,他曾是马来西亚留台联合总会(简称"留台联总")、领导有方、贡献良多的前会长。在华研40周年庆晚宴上,姚主席演讲中提及,当年各华团在醖酿成立属于大马华社自己的研究中心之初,倡议成立华研的,正是大马留台联总。留台联总与华研的前后微妙缘分关系,如今看来正可谓是 "天作之美" 呢。姚主席认为,四十年前,华研乃因忧患而生;如今四十年之后,华研则因不忘初衷坚持而立,继续立足于华社,瞭望国事,胸怀世界,期能不负华社之所托,永续发光发热。

一个以系统性方式梳理大马华人社会历史资料,研究华社在国家发展中的独特角色,同时为社会与政策之制定、提供学术支持的华社研究中心,身为大马华人的你和我,是否很应该全力支持、好好呵护它才是呢?
 

曾昭智

生于1958年,毕业于马六甲培风中学、台湾国立成功大学,曾任职工程师、企业主管,退休后从事文化艺术工作。著作有“清评调”、文章见各报专栏。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