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与朋友聚会时,间中聊起她公司最近要聘请助理,但几个月过去了,竟然无人问津,以致工作量都加在她身上。

友人不禁感慨,Z世代普遍抗拒传统的雇佣模式,因为时间长,且需要遵守很多规则,搞不好还会卷入办公室政治,导致精神内耗,所以他们倾向选择伸缩性工作、零工经济或自主创业。

作为Z世代的父母,我们的话题自然转向孩子身上。我们都意识到,现在的社会已经改变,年轻人的思维也跟上一代人有很大差距,所以我们再也无法像父辈般要求孩子努力挤入名校,将来毕业后找一份体面的工作。

我跟友人说,现在的生活消费高,人工智能的发展导致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对年轻人而言何尝不是压力?所以只要孩子未来能自食其力,我就觉得欣慰了。

友人也认同我的看法,并认为我们应该摒弃“养儿防老”的观念,免得加重孩子的负担,重要的是他们从事自己心仪的工作。

此外,现代人也不认为他们毕业后所从事的行业,必须与自己的学历或大专时期修读的课程匹配,最重要的是活得开心。

据《三联生活周刊》报导,一名来自中国长沙的26岁黄姓女子,拥有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学位。她原本可以选择高薪白领的生涯,但她毅然留在学校的食堂工作,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黄妈”。虽然她的决定曾让师长和同学惊讶,甚至引发“大材小用”的质疑,但她坚信那才是自己向往的生活。

她指出,她过去在知名网络媒体实习时被绩效(KPI)压得喘不过气,加上她本身的抗压能力一般,因此更想体验体力的挑战,而现在的工作让她感到更自在和快乐。

这类职业选择在传统家庭往往引发轩然大波,肯定会面对长辈的责备,除了被视为教育投资的浪费,也让他们在亲朋戚友间抬不起头,因为多数人会觉得硕士生从事食堂阿姨工作是大材小用,社会地位也没有专业人士来得高。

父母往往把自己的期待放在儿女身上,希望儿女出人头地,以致忽略儿女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如果儿女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过得很压力,表面上看起来风光体面,但情绪和心理都处于不健康状况,那不是更加糟糕吗?

职业不分贵贱,任何对社会有贡献的工作都值得尊重。所以,我们在面对Z世代的职业观时应该放下成见,毕竟每个人都有选择职业和生活的自由。更何况,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里,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就是一种难得的幸福了。

郭碧融

七字辈,毕业自槟城理科大学传播系,现为私人学院讲师,业余为文字工作者。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