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带著一瓶矿泉水和一盒爆米花进入戏院看戏,散场时,你会拿走空瓶和空盒,还是会将它们留在座位上,让工作人员处理?
有些人或许会想,自己是购票入场的消费人,戏院也有雇佣清洁工人,所以让工人处理垃圾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也有许多人选择带走自己生产的垃圾,以维护公共场所的整洁卫生。
照顾环境卫生不只关乎个人习惯,也是保护公共环境意识的体现,就像日本球迷一样,即便到国外观赏世界杯,也会在球赛结束后自动自发地收拾看台上的垃圾。日本球员也会将球场的更衣室清理干净整洁后才离开。
对日本人而言,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已经融入生活各层面。从小开始,父母和校方都在培养孩子们的清洁意识,街道社区也会经常组织清洁活动,在潜移默化之下,环境清洁的理念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心中,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
比起日本的清洁程度,我国可说是远远地被抛在后头,试问有几个人会主动捡起路上的垃圾并拿去垃圾桶丢掉?相信一般人会认为,这是清洁工人的责任,与自己无关。更甚的是,许多人会直接将垃圾丢在路上、海上、沟渠内等地方,更恶心的是,有人会直接将痰吐在地上。
这些都是缺乏公民意识的行为,“垃圾虫”从未想过,垃圾会发出恶臭味、滋生细菌、招引害虫等,不仅破坏环境的美观,甚至成为传染病的传播媒介,对人民带来健康隐患。
为了维护环境及打造健康生活,房屋及地方政府部近日向国会提呈3项修正案一读,以推出社区服务新法,乱丢垃圾者可被法庭判罚进行最长达到12小时的社区服务,同时罚款最高可达2000令吉。
房地部长倪可敏就在该法案提呈国会前表示,当今全国人民都接受至少11年的义务教育,没有理由仍然会乱丢垃圾,因此是时候修法惩戒屡犯者。
有关法案新增的社区服务令是值得赞赏的举措,毕竟若只是罚款了事,人们会在缴付罚款后不把“垃圾”当一回事,但若亲身体验清洁工作的辛苦,相信往后就不会“想丢就丢”了。
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环境卫生意识,让他们了解维持环境清洁的重要性,避免他们未来成为社会的“垃圾虫”。
2026年将是马来西亚旅游年,届时希望游客不仅被我国的美味食物、美丽风景、多元文化吸引,更会因为清洁干净的环境而愿意再次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