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人们对巴士司机这个行业,是非常尊敬的,他们当年的地位,犹如当今的飞机师一般。

来自加影的黄国民(现年81岁)为了帮补家贴,在18岁那年便进入和合巴士有限公司充当售票员,直到20岁时,成功考取巴士执照,便开始了“巴士司机”的生活。

他表示,早在英殖民时期,考取巴士驾照的门槛高,并没有所谓的“咖啡执照”(Kopi O Lesen),就如他在同年报考驾照的7人中,仅有他与另一名应考者,成功考获巴士驾照。

他笑言,所谓物以稀为贵,以前的巴士司机非常难考,故成功考获驾照的巴士司机寥寥无几,令驾驶巴士成了一门专业,就如当今的飞机师般珍贵。

“一旦家中的孩子成功考获驾照,全家必会大事庆祝。”

他坦诚,皆因考驾照并不容易,故他在担任售票员期间就趁机偷师,让他最终得以在考场上,驾轻就熟地应考。

乘客多为学生商人

“以前,政府宵禁让老百姓在每天傍晚6时前,就必须飞奔回家,而负责洗巴士的我也必须在限时内完成工作,好让巴士司机在隔天清晨6时前来开工。皆因我就住在加影巴士总站邻近,所以我都会在司机开工前,偷偷进入车站驾驶巴士兜个几圈,趁机‘实习’。”

他透露,当他领取驾照后,便开始驾驶和合巴士公司旗下的蓝色巴士,穿行于吉隆坡、芙蓉、加影、武来岸和乌冷等地点,而乘搭巴士的乘客,皆以学生和搬货的商人为居多。

不过,他说,基于武来岸是马共分子活跃的地方,每当他到当地载客时,都会格外小心,一旦见到陌生脸孔,都不会主动搭话,以免招来横祸。

他也说,以前的巴士并不如现在的冷气巴士,巴士上不仅没有冷气,且引擎零件都较为落后。每当他要刹车时,都必须出尽吃奶的力气,紧踩刹车器。

1903年,吉隆坡大操场(今称独立广场)正举行的一场足球赛,而观赛者到场的方式都各有不同,包括步行、骑马、人力车,以及最高级的“汽车”。 (图片由陈亚才提供)
1903年,吉隆坡大操场(今称独立广场)正举行的一场足球赛,而观赛者到场的方式都各有不同,包括步行、骑马、人力车,以及最高级的“汽车”。 (图片由陈亚才提供)

整顿公共交通 铁路系统开跑

基于管理欠佳、服务素质欠缺稳定,政府在1998年宣布取消迷你巴士,改为容纳量更高的大型巴士取代,如初期的“Intrakota”,直到后期财政部成立的RapidKL,让吉隆坡逐渐转入“大型巴士”的年代。

近年来,随著吉隆坡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蓬勃,城内的交通流量日益增长,所以政府展开大整顿计划,让这座历经风霜的城市出现两极变化。

其中,以往的牛车、马车、“老爷车”和迷你巴士,都已走入历史,取而代之的就是轿车、冷气大巴士和铁路系统。

若提及目前的公共交通,总少不了RapidKL旗下的大型巴士,它提供冷气、宽敞空间和无障碍等新颖设施,且覆盖范围远远超乎迷你巴士,川行地域包括蕉赖、安邦、白沙罗、怡保路、旧巴生路、彭亨路、联邦大道及新街场,行驶路线共超过80条。

同时,身为我国首都的吉隆坡,已成为外国游客到来我国的观光胜地,故吉隆坡市政局为纾解交通阻塞的问题,亦在公共交通系统方面,颇下功夫,如推出吉隆坡环市免费巴士(GoKLCityBus),以及吉隆坡游观光巴士(KL Hop On Hop Off)。

为跟上时代的步伐,隆市内的公共交通系统,也增添了铁路系统,就如电动火车、单轨火车、轻快铁,以及即将投入运作的捷运系统。相较于巴士服务,便捷的铁路系统的受欢迎程度,略胜一筹。

尽管现今公共交通的覆盖范围,较往年更为广泛,且能服务不同区域的居民,但却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包括各类交通工具的衔接性、巴士服务素质等,如在2015年杪,陆路公共交通委员会(SPAD)重组巴生谷地区的巴士服务路线,却引发莫大诟病,目前仍有待改进。

除了Rapid KL巴士外,与迷你巴士相差甚远的吉隆坡环市免费巴士,广受市民的欢迎。 (摄影:伍信隆)
除了Rapid KL巴士外,与迷你巴士相差甚远的吉隆坡环市免费巴士,广受市民的欢迎。 (摄影:伍信隆)

和合巴士穿行隆芙甲

黄国民说,和合巴士公司是由黄亚嘉所创办,拥有当时全马最好的巴士路线,并穿行在吉隆坡、芙蓉、加影和马六甲等地。

他说,而其馀的巴士公司还包括东方巴士(行走吉隆坡市区内)、联成巴士(穿行甲洞至吉隆坡)及雪兰莪巴士(穿行瓜雪路线)等。“起初,和合巴士公司仅以小型汽车,为民提供载送服务,但随著人们的需求增高,公司在赚取足够的盈利后,向政府申请巴士准证,开始投入迷你巴士的服务。”

“第一辆巴士的款式仅能容纳18人,直到后期为应付需求而逐渐提升至42人的大型巴士,不过,当年的巴士车资相当实惠,从吉隆坡至芙蓉只需1令吉70仙,从加影至芙蓉也只需1令吉20仙,而学生也享有优惠。”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