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说,在幼儿园的日子,是在求学生涯中最快乐的时光。幼儿园除了为儿童们提供学前教育,也是充满欢乐和儿时回忆的地方。

马华旧巴生路4英里支会幼儿园(简称马华幼儿园)成立于1991年,主要的学生来源都来自当地木屋村4至6岁的孩子,每年的学生人数达四五十人。

在90年代,木屋区里大部分小孩都会入读马华幼儿园,接受华文基础教育,为入读华小作好准备。

马华幼儿园也是当地的地标之一。它的“原身”其实是马华巴生路4英里支会,成立于1990年6月3日,由当时的马华署理总会长李全狮主持开幕。

因为当地缺乏幼儿园,于是马华旧巴生路4英里支会便将会所改建成幼儿园,聘请老师教导木屋区的小孩们读书写字。

马华幼儿园坐落在克拉容河旁边的河流保留地,仅占地2000方呎。虽然空间不大,也没有任何高科技教学器材,但这间成立了24年的幼儿园,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培育了无数的华校学生。

在通货膨胀的年代,6万令吉的确筑不了什么稳固的建筑物。但在90年代,马华巴生路四英里支会耗费了6万令吉,筑起了会所,开办了幼儿园。图为当年兴建时的照片。(档案照)
在通货膨胀的年代,6万令吉的确筑不了什么稳固的建筑物。但在90年代,马华巴生路四英里支会耗费了6万令吉,筑起了会所,开办了幼儿园。图为当年兴建时的照片。(档案照)

华裔学生减少

马华幼儿园以华文为教学媒介语,同时注重马来文及英文教学,让孩子们能同时掌握三语的基本知识。无奈,随著木屋区的人口流失,马华幼儿园的人数已逐年减少。学生人数在近10年来开始减少,华裔学生的人数也占少数。

自从旧巴生路木屋区成了“外劳村”后,大部分的外籍人士在获得大马永久居留身份后,便在当地落地生根,将孩子们送入马华幼儿园就读。目前马华幼儿园有30多名学生,当中包括巫裔、印裔和外籍人士。

马华幼儿园院长张翠薇接受《东方日报》专访时表示,马华幼儿园的收费较为便宜,在90年代的收费只是几十令吉。上课时间从早上8时15分到11时45分,还包括孩子们的早餐和下午茶。

“幼儿园从成立至今已有24年,秉持著有教无类的教学方针。无论什么种族的学生,只要对华文有兴趣,我们都欢迎他们入读马华幼儿园。”

她坦言,随著当地的发展趋势及人口流失问题,幼儿园有可能会面对关闭的情况。但无论如何,幼儿园都会继续承办下去,培育更多对华文有兴趣的学生。

在幼儿园执教了10多年的张菀秦表示,学生们每天都得练习书写华文,孩子在掌握好华文字的正确笔顺和读音,才能应付小学的华文教学课程。

“我们也注重马来文和英文教育,让孩子们掌握好三语基础,在小学就更容易学习。”

成立于1990年的马华巴生路四英里支会,也是一所幼儿园,培育了无数华小生。(摄影:徐慧美)
成立于1990年的马华巴生路四英里支会,也是一所幼儿园,培育了无数华小生。(摄影:徐慧美)

办千人宴筹款建会所

马华旧巴生路四英里支会署理主席刘亚才说,为了筹建会所,支会委员和居民们都出钱出力,通过举办千人宴和对外筹款,终于筹集了6万令吉。

“我们用了这6万令吉购买建筑材料,聘请工人一砖一瓦筑起这间会所,虽然多年来经历了无数次水灾,但建筑物仍屹立不倒,非常耐用!”

他忆述指,以往每次水位高涨时,家长们都会赶来把孩子带回家,幼儿园的桌椅和教材被淹了又淹,但却坚固耐用,不曾损坏。

他笑说,幼儿园里的每一张桌椅都经过洪水的“洗礼”,24年都不曾更换过,非常坚固。可能是以往的建材比较稳固,经得起风吹雨打,就犹如该会所一样。

“以往幼儿园在每逢各种传统节日,都会举办活动与小孩们一同欢庆,如中秋节提灯笼、儿童节聚餐、歌唱比赛、音乐表演等。”

马华幼儿园每年都会举办恳亲会,学生们还会换上最喜欢的衣服,在台上表演给师长们观赏。(摄影:徐慧美)
马华幼儿园每年都会举办恳亲会,学生们还会换上最喜欢的衣服,在台上表演给师长们观赏。(摄影:徐慧美)

计划扩建幼儿园

他感叹,但随著当地人口流失,学生人数不足,许多活动都是配合其他支会的幼儿园举办,提灯笼游街的活动也办不了!

他表示,目前幼儿园都通过“人传人”的方式招生,每年的学生人数都维持在30多人。幼儿园不仅是一所念书写字的学堂,也是教导小孩们待人处事、陪伴他们成长的地方。

该支会主席彭高发表示,会所未来也会继续运作,不会因为发展洪流而走入历史。

他表示,随著周边的蓬勃发展,相信旧巴生路的人口也随即增加,支会正计划扩建幼儿园,配合当地的发展脚步。

他说,支会会所当初成立的目的是为民服务,办幼儿园的宗旨为小孩们提供良好的学前教育。只要当地人口增加,幼儿园就能招收更多学生就读,支会也能继续运作。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