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观看“日据烽火·南侨机工马来亚篇”舞台剧,此剧说的是1939至1942年间,由3200多名南洋华侨青年组团,志愿去中国参与抗日战的救国事迹。他们肩负著驾驶、维修、运输等任务,在中国滇缅公路上冒著生命危险,顶著日军的猛烈轰炸,运送战事物资去支援战线。数年间,超过1000名机工在战火中牺牲。
剧场外摆放了约30多块南侨机工个人简介板,附有他们的名字,照片,和平生简介。 照片中的他们年青力壮,生气勃勃,英魂彷如仍与我们同在。 还有约30多块记载了吉隆坡二战历史的纪录板,观众可以从中了解马来亚首都经历悲惨的3年8个月。剧场内外,人头涌涌,最乐见的是众多年青人和儿童到场观看此剧,很多家庭带著儿女观看,还有老师带著学生团观剧,绝对可以让学生上这宝贵的一课,更是教育亦是传承的好机遇。
全剧的导演、编剧、演员、歌乐、背景照片、灯光、音效、服装及道具配合演出,呈现了当年南侨机工的精神面貌和付出,战时的生离死别,知知港余朗朗屠村惨案,日军的残酷,战争的无情,和平的可贵。 南侨机工的后代亦被邀请观赏演出,全场满座,史实会传承下去。
观剧后,感想极多,不吐不快,时下某些年青人可能会问,南侨机工?谁来的?抗日救国?关我什么事哩?咀贱的还会补上几句:“我又不是小粉红,抗什么日啦”“日本AV我就懂啦”。其实时至今日,经历几代,对于抗日救国,先辈或上几代的热血或许依旧,但新一代在大马土生土长的年青人,大部份可能已是抱著事不关己的心态。
话说回来,抗日与否,也不用一刀切,要去日本旅游打卡的继续上路赏樱花,要用日本汽车的就享受驾驶乐趣,要阅读日本漫画的可以选择《鬼灭之刃》及《进击的巨人》,爱看日本AV的就继续。但买卖使用日本货不等同于需要放下、原谅、忘记日本人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慕洋犬及秋田犬网民常批说中华胶及小粉红是盲目的抗日仇日族,至今仍念念不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侵略中国及亚洲多国,疯狂残忍地大量屠杀奸淫各国人民。他们更劝告世人早早应该放下、原谅、忘记日本人所犯下的罪行,不应活在仇恨之下云云。听上去好像头头是道,其实却大错特错,似是而非。
第一,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现代人没有亲身体验过当年那一代人,被日本人侵略战争时,所承受之屠杀苦难屈辱,当然不应该亦不能去劝说那一代人,轻松又随便地放下、原谅、忘记日本人所犯下的罪行。有问过那一代人的后代愿意放下、原谅、忘记吗?同样的,当年南侨机工无奈地放弃了在马来亚的家庭及生活,赶赴战场,又有谁去体会个中的辛酸。
第二,战后,日本政治领袖多年来风雨不改参拜靖国神社,把侵略战争犯当作英雄般地崇拜,最新实例就是身为石破茂内阁的小泉进次郎,迫不及待在今年的二战终战80周年成为参拜靖国神社的第一人,此举摆明了日本不愿面对历史。别忘了这批日本政治领袖还是日本人民经民主选举而选出来执政的,而且每一代政治领袖甫一上任便急往靖国神社鞠躬致敬,只能说有什么样的人民就选了什么样的领袖出来。
第三,日本所建立的东亚共荣圈是美化掩饰屠杀东亚各国人民的毒计手段,在此期间,马来亚人民被严酷统治,当时的华侨亦受到残害。更由于部分华侨支持中国抗战,包括该批南侨机工,以致日军从1942年2月18日开始在马来亚和新加坡进行了“肃清大屠杀”,大规模的的华侨被杀害,包括5万到10万华裔新加坡人被杀。在一个当时只有70万人口的城市国家,这是个巨大的数字。这绝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有预谋和计划地计对性大屠杀,又岂能轻易忘怀。
第四,日本从没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所犯下的侵略战争罪而道歉,永不道歉等同于永不认错,亦等于有可能重犯同样的错误。无论日本现在如何吹捧包装日本人的有礼貌、守秩序,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绝对是斯文败类、文明之耻、掩盖不了世人的雪亮眼睛,所以不该放下,也不能原谅,更无法忘记。
现代的中国已经变得足够强大,可能不再需要像当年战时的南侨机工般再度帮忙贡献抗日救国,但先辈无私贡献,抗日的事迹仍然必需流传下去,无论是通过记录、照片、文献、报纸、书籍、杂志,甚至电影、电视剧、音乐、电子书、视频及所有网上媒体。除了令战后他们的历史不会被逐渐遗忘,更要重现他们的烽火岁月。
抗日战南侨机工,力挽河山气长存。谢谢“日据烽火·南侨机工马来亚篇”舞台剧的公演,将先辈南侨机工的抗日精神重现在国泰民安的子民眼前,在马来西亚一代接一代地传承下去,让这几代人能够感恩铭记南侨机工在战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争取和平而牺牲的事迹。以前的南侨机工是抗日,然而,日本为世界带来的噩梦到现在依然让人寝食难安,所以,比抗日仇日更贴切的说法应该是“防日”:提防日本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