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律师兼时评人在脸簿发文,以教育、政治和经济三个方面,列出若干似是而非的数字和论点,大意就是要带出“大马华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少数族群”的讯息。

中文媒体舆论因这件事掀起不小反弹,华团领袖出面抨击该名律师的言论,另一边则是各大中文报作者严批该作者的说法。对此笔者认为,我们不应该纯粹是从“种族”的观点看待有关的言论,反之,笔者尝试以不一样的角度去诠释这些现象。

使用“种族”视角看问题的态度,宛如1970年成书的《马来人的困境》般,这本书是前首相马哈迪的“出道之作”,但凡要了解马哈迪者都不能错过这本书。敦马在内文中以基因和环境,解套马来人落后源头,其中,近亲通婚导致马来人繁衍的后代无法产生更优秀的基因,因而缺乏竞争力和容易屈服,再加上英国人的殖民剥削及外来移民(主要是华人)的压迫,使得马来人比起其他族群更显逊色,简单地说,《马来人的困境》曝露出马哈迪以“种族”为导向的世界观。

马哈迪的其中一项主张尤为令人发指,即若要马来西亚族群和谐,华人必须停止脚步以让马来人赶上步伐,由于华人不可能停下来,这种构想乃天方夜谭,所以敦马进一步强调政府必须坚持落实扶持马来人的政策,以及增加非马来人继续往上拍的壁垒,以推动族群和谐与平等。

当然,马哈迪的论述遇到许多非议,很多人都挑战他的种族观点,但是,以种族观点看问题的态度在马来西亚似乎没完没了。所以,至今依然有一些评论者的言论也携带著深深的种族观点,尤其使用“现象学”解构华人是世上最幸福的少数族群,显然忽略了很多“幸福”来自于该族群努力争取的结果,即便是“种族主义大咖”的马哈迪也没有否认这个事实。

再说,一些评论者,甚至政客们常用的说法似乎也存在著很多疑点,例如,10个富人有8个是华人,B40群体最少的是华人,因此华人要感恩政府等,笔者不禁要问,这些论点的依据是什么?衡量的尺度又是什么呢?

况且,即便华人要感恩也不是感恩政府或朝野政党,而是要感恩联邦宪法赋予所有马来西亚人拥有教育自由、信仰自由和经济自由的公民权利,政府和政党只是根据联邦宪法做他们该做的事情,宪法才是我们国家的基本规则。因此,一些要华社感恩反思的言论,不禁令人怀疑其背后是否存在特定政治议程,以及满足同温层内的受众?

我们不能否认,每个族群都有“困境”,不管是马哈迪认为的“马来人的困境”,或者是“华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少数族群”,这类以完全种族解读社会的说辞或许有几分真实,不过“种族”绝对不是解决问题的手段,更多的问题倒是出在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匀、经济结构摧枯拉朽、教育观念赶不上时代、行政权超总国家机器、公共政策不透明等等,这些都是后天可以处理和修正的“非种族”课题,跟哪个种族比较落后,哪个种族不足没有任何关系。

冯振豪

视数字和咖啡如生命的怡保人,东吴大学政治系硕士,全球民主化、国会立法、选举策略、投票行为和政党政治为专长,曾参与过2024台湾总统立委选举的研究专案,目前在台湾智库从事教育政策相关的研究工作。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