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27日讯)来自马六甲的王美凤以一双巧手与设计美学,改写被人逐渐遗忘的娘惹绣珠鞋,缝制出现代与传统风味兼具的绣珠鞋。
绣珠鞋(又称珠子鞋)是峇峇娘惹的传统手工艺品,也是娘惹的经典配饰,王美凤约在4年前投入制作珠子鞋,如今已是老师级人物,不仅开班授课也办展,让更多人认识此传统手艺。
王美凤曾在2023年参与马六甲市区国会举办的裁缝培训课程,如今已是一名珠子鞋企业家,今年也受邀上电视分享鞋履的演变,并展示结合东方典雅与西方浪漫的珠子鞋制作过程。
她受访时指出,公众普遍会认为珠子鞋是“洋人”的鞋子,加上工序繁琐,失去年轻人的青睐。
“我尝试改良了制作方式与配色,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对珠子鞋有兴趣,我的学生们来自新加坡、吉隆坡、槟城等地。”
她说,在制作珠子鞋,最挑战的部分是寻找合适且价格合理的珠子货源材料。
“我所需要的是日本珠子,所以常会到新加坡找原料,本地所售卖的珠子一方面价格高昂,同时也找不到我所需要的样式。”
“我只之所以选择日本进口的珠子,主要是耐用,若获得妥善照顾,其亮度可维持数10年,至于缝制的线我则采用德国进口的线。”
“我也非感谢甲市区过会员邱培栋,在他资助下,让我用经费去购买所需要的珠子补货,因为珠子价格真的越来越贵。”
她坦言,珠子鞋的关键在其品质,必须用上最上等的原料与珠子制作,这也就是为什么一双珠子鞋的价格可从300令吉起跳,直3500令吉。
王美凤的妈妈是娘惹,已故的舅舅也是制作娘惹衣服达人,王美凤从20多岁开始自学缝制珠子鞋,并动手设计,如今专门制作订制珠子鞋。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经营的是线上生意,所以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她也指出,制作珠子鞋的鞋面也是一个挑战,好的皮革现在难寻,国内仅剩数间老厂,为此要制作一双珠子鞋并不简单,从原料到订制都需花心思。
她笑言,自己的电话内都是顾客各式各样的脚部尺寸照片,并指男女的脚部有差别,各人脚部都不同,订制才能让双脚穿得舒服。
“我没有实体店面,主要透过面子书Bee's Kasut Manek 上进行宣导与分享,提高大家对珠子鞋的关注。我认为,马六甲是珠子鞋的大门(gateway),希望未来能珠子鞋能获得更多人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