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绒4日讯)慈济实兆远环保队负责人翁和顺指出,根据实兆远区的资源再回收,每个月的量至少可装两辆罗里,十分庞大,而且,有不少是新衣服,相信是网购后不适穿而丢弃。
他说,环保事业不能单靠个人,需要社会大众一同响应,落实在生活中,才能取得良好成效。因此,希望民众在物质使用方面三思与考量,到底生活中需不需要购买相关物品,避免购买不需要的商品。
他补充,时下流行网购,发现很多人网购衣服后,竟在未穿的情况下弃为回收物,十分可惜。他们可能在网购后发现新衣并不合身,但又不知怎样处理,最终沦为资源回收物。
“这值得现代人省思,购物时需要认真思考,有需要才买,切忌一时兴起,不论需不需要,一既买下。”
翁和顺今日在第七届邦咯海岛节“永续生活:照顾地球的日常小事”论坛上,发表环保议题演讲时,这么说。

另外,慈济基金会志工符瑟粟分享时举例,餐饮业者可以通过不提供,或提供环保材质吸水管,来降低一次性塑料使用。
“与其要求别人接受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不如餐饮业者自身不提供,就如购物中心不提供塑胶袋,若要索取则需另付费,让人们重新思考需不需要塑胶袋,或自己携带环保袋。”
她告知,本身经营素食餐厅,发现慈济人前来光顾都会自己携带餐具,但其他人则不习惯,认为业者理所当然必须提供。
她建议从学校开始贯输环保观念。
此外,绿色和平马来西亚零垃圾项目主任翁敦欣指出,塑料可能只用5分钟就丢弃,却会在环境存留超过100年才能分解。
她说,事实上,塑胶由多达1万3000种化学品制成,这当中逾3200种已被确定为受关注化学品,还有许多化学物质从未被评估过。
她指肉眼看不到的微塑料含有干扰荷尔蒙的化学物质和“永久性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

“塑料被丢弃在河流、海洋或森林会破坏生态系统,造成污染环境及令野生动物受毒害,每一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动物被塑料杀害,包括濒临绝种的动物。”
她表示,进塑料垃圾会增加国家的负担。塑料垃圾在全球被买卖,大多数出口到法制不健全的国家,它们通常被废弃在低收入、被边缘化的礼区,这种社区的癌发率偏高。
NetsEco公司总裁骆雅蕙分享“当我们谈论永续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指在马来西亚,国人每天生产3万8000吨垃圾,足以每8天填满一座双峰塔。如果全世界的人的态度都与大马人一样,人类需要2.2个地球来储藏垃圾,十分恐怖。
她表示,永续发展并非意味著更少,而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
她指出,市面上很多产品都印有环保标签,消费者宜细辨,并选择有权威的认证。
她说,大马人是全球摄取微塑料最高的国家,一个人全年摄入量有一张信用卡体积量。然而,在减少塑料品后,有什么替代品吗?
“塑胶袋的成本低,而且比纸张更防水,使得商家很难做出改变,其实,纸制品是比较好的选择,树木是可再生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