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七姐会成员手捧七姐彩衣,展现对传统信俗文化的传承与敬意。左起李春惜、刘素真、骆秀琴、张燕琼、万玉凤、许碧音、黄咏兰、何晶莉、朱来亲及罗秀珍。

(太平29日讯)创立至今64载的太平七姐会,从家庭式的膜拜活动发展至今,已传承至第三代领导,持续在农历七月初六设坛供善信膜拜,并于七夕当晚举办宴会,成为巩固社区凝聚力与传承文化的重要节日。

第二代领导人万玉凤向媒体指出,在她出生前,母亲每逢七夕便会在天台设坛,准备花果与粉脂,向天祈拜,其后由大姐接手,并在七夕当天设乩为民众问事,最初参与者仅限于亲朋戚友数十人,随著姐妹们的倡议,才正式成立太平七姐会,并逐步扩大。

太平七姐会成员与第二代领导人曼玉清(中)合摄。
太平七姐会成员与第二代领导人曼玉清(中)合摄。

她说,随著长辈年事已高,无法再在家中设坛后,七姐会转到广东会馆礼堂举办,吸引更多民众参与,信徒人数也倍增。

“每年七夕,善信皆会定制七姐冥衣,虽然她本身是裁缝,但制作冥衣并不在行,她坦言往往在祈求七姐后,便能灵感泉涌,仅花三小时便完成28件彩衣、3套牛郎服饰及花篮,让她深感神明庇佑。”

第三代领导人何晶莉介绍,七夕又称乞巧节、女儿节,是中华文化中最浪漫的传统节日,承载著牛郎织女的传说,寄托人们对忠贞爱情与美满姻缘的向往。古时,少女们会于七夕夜摆放瓜果鲜花,穿针乞巧,祈求灵巧双手与智慧心灵。

她告知,七夕是女性展现才艺、祈愿美好生活的节日。七姐象征智慧、才德与美德,守护家庭幸福与人生美满,这也是七姐会延续至今的文化核心。

她提到,两年前参与七夕宴会时,听闻因前辈年事已高,往后将停办宴席,心感惋惜,遂毅然承担承办责任。

她说,去年承办宴会时,适逢其孩子动手术,她在医院陪伴儿子的同时,心中挂念宴席不足20桌,担心无法成局。未料当天下午3时,一名友人致电订下5桌,让她相信是神明相助,才得以顺利完成使命。

“七姐会如今已不再只是女性的专属节日,而是凝聚亲情、友情与社区情感的重要时刻,男女老少皆可在此找到属于自己的感动与祝福,让七夕文化在太平持续绽放。”

“最大的心愿是希望太平七姐会能代代相传,成为珍贵的文化资产。”

七姐庆供奉的神像与传统祭品,包括胭脂水粉,承载著古老信俗的祈愿与祝福。
七姐庆供奉的神像与传统祭品,包括胭脂水粉,承载著古老信俗的祈愿与祝福。

她说,七姐诞不仅承载着先民的智慧与信仰,更凝聚了社群的情感与归属感。若能透过年轻一代的参与与投入,让七姐会延续下去,不仅能让后人认识和感受传统文化的美,也能确保这份属于太平的独特民俗,在时代洪流中历久弥新。

太平七姐会秉持传统,今年七夕将在荣光花园朱来亲的家中设坛庆祝,一众成员齐聚一堂,准备七姐彩衣与胭脂水粉等祭品,祈愿家宅安康,文化薪火相传。

雷茗敦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