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养虾病害、通货膨胀及国际养虾饲料价格上扬等挑战,柔佛一名虾农引入地膜养殖池的饲养方式,取代现有的普通养虾池来养殖老虎虾及南美洲白虾,减少病害的同时,更易于清理及维护水质,达到增加养殖虾的存活率及产量的效果。

位于柔佛州边佳兰巴西高谷一座占地50亩地的养虾场,透过上述铺地膜的方式养殖虾,虾存活率提高至80%。

胡桂茂展示所养殖的老虎虾。
胡桂茂展示所养殖的老虎虾。

该养虾场负责人胡桂茂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分享,该养虾场通过上述方法饲养虾,当中80%为老虎虾及20%南美洲白虾。

“我们在养殖池铺上地膜,取代现有的普通养虾池来养殖老虎虾及南美洲白虾,进一步善用空间及改善养殖方式,增加养殖虾的存活率及产量。”

他解释,在养殖池内铺盖地膜,好处之一是易于清理沉淀在池底的排泄物,以及池底中滋生病菌及病毒的土壤。由于繁殖面积也较一般养虾池小,若爆发疫情,损失也相对较小。 

虾农为养虾池铺上地膜(黑色材质)及遮盖网,以防止野生动物及减少病害入侵。
虾农为养虾池铺上地膜(黑色材质)及遮盖网,以防止野生动物及减少病害入侵。

“目前我们的养虾场共有4个养虾池透过这个方式养殖南美洲白虾,发现虾的存活率提高至80%。” 

胡桂茂表示,任何水产养殖,最重要的是如何有效的风险管理,以便在养殖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损失。虾农最担心的,莫过于病毒及病菌的侵害,造成辛苦养殖的虾大量死亡,或是影响虾的生长,让虾农投入大量资源后,面对血本无归。 

6种病害损失惨重 首要确保虾池水质

他透露,虾农面对的病害,主要有6种,比较常遇到的则有4种,分别为肝胰腺微孢子虫症(EHP)、早期死亡综合症(EMS)、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及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IMNV)。 

养虾场工人聚精会神的检查老虎虾,确保老虎虾没有患病。
养虾场工人聚精会神的检查老虎虾,确保老虎虾没有患病。

“前两种病害会让虾慢性死亡及影响虾类生长,后两者则会让虾快速的大量死亡,若不及时处理,常常使虾农损失惨重。” 

他进一步指出,引发上述4种病害的病毒或病菌等,都是透过野外动物如水獭、野生螃蟹、水鸟、四脚蛇等,或是透过输引进来的河水在养虾池中传播。 
 
“为了防止上述病毒,虾农首要工作是确保养殖虾池的水质。首先,我们会先将河水引入一座沉淀池,为河水进行过滤及消毒,同时检验河水水质,也会不时将养虾池水的样本送往实验室化验,以检测是否含有上述病毒或病菌。” 

虾农必须时刻确保养虾池的水质是否清洁及含氨量是否超标,以增加虾苗的存活率。
虾农必须时刻确保养虾池的水质是否清洁及含氨量是否超标,以增加虾苗的存活率。

为防止野生动物及水鸟捕食虾,胡桂茂表示,他们会在养虾池上方安置隔网,也会增高养虾池的四周围栏,在引进河水时,也会将其他甲壳动物例如螃蟹清除,若发现河水水质不干净,会即刻将河水排出。 

水鸟盘旋欲捕食 老虎虾不健康现象

胡桂茂分享经验,倘若发现某一个养虾池有不少水鸟盘旋准备捕食老虎虾,就表示该池内的老虎虾有问题,因为一般上老虎虾性喜在池底活动,鲜少会游至靠近湖面的水层,这是老虎虾不健康时,才会有的现象,此时就必须留意是否那一池虾中是否有爆发病害。  

“倘若真的不幸爆发病害,虾农为不让疫情进一步蔓延,造成更大损失,通常会尽快清除染疫的虾只,即使无法100%杜绝病害,但虾农能做的是尽可能的减少病害所带来的损失。”

虾农将池水过滤及排出,进行池底清理及消毒工作,为下一轮的养虾季做准备。
虾农将池水过滤及排出,进行池底清理及消毒工作,为下一轮的养虾季做准备。

此外,他分享,养虾池的水酸碱度最理想是介于7.5至8,水温必须保持在28至30摄氏度为佳,同时也要检测河水中是否含有丰富的养分,如钙及镁等,以利于虾苗成长及形成甲壳,而且也须确保池水中没有过量的氨,因这会影响虾苗的存活率。  

“唯有在河水符合上述条件后,虾农才会将虾苗投入养虾池中。若一切顺利,老虎虾与南美洲白虾从虾苗成长至能收成的成体,周期约在100天至120天。”  

饲料上涨近20% 老虎虾约每公斤售价32令吉

胡桂茂透露,30尾老虎虾目前价格是约32令吉,南美洲白虾因产量较少,30尾价格介于33至34令吉。以季节而论,在农历新年前后及年尾圣诞节,市场对虾的需求较大。 

“通常30尾至40尾虾的重量在一公斤以内,都是能收成的标准。若虾养太大只,对虾农来说未必有划算,因为如今虾的饲料因通货膨胀价格上扬近20%,虾若养太大只,就意味著要投入更多资源,这些资源还包括器材设备的维护等。” 

南美洲白虾喜欢在水中中层及表层附近活动。
南美洲白虾喜欢在水中中层及表层附近活动。

他说,政府从邻国例如泰国或印尼进口虾,也进一步压缩本地虾农的利润空间,加上如今气候剧变,频繁的雨季及水灾,也会让虾农的产量受到影响,价格就会有波动。 
 
“为取得开支及销售平衡,虾农都会逐渐的改良养殖及经营模式,未来会更倾向于高密度养殖,以减少成本,以应对日益加剧的通货膨胀及高涨的营运成本。”

刘文聪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