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4日讯)槟岛市政厅推出配备感应器的“智能枴杖”,这项创新发明将能成为视觉障碍人士的日常出行中更安全及便利的辅助工具。
这款枴杖采用先进感应技术,能够在2公尺范围内侦测到障碍物,并透过声音与震动方式提醒使用者,避免碰撞或跌倒风险。同时, 枴杖底部还设有积水侦测功能,有助于盲人在下雨或潮湿天气中识别地面环境,从而提高行走的安全性。
为推广此项辅助科技及提升公众对白手杖重要性的认识,市政厅与圣尼古拉盲人之家今日联办“国际白手杖日”(White Cane Day)步行活动。
活动吸引了163人参与,其中包括63名视障人士,大家沿著圣尼古拉盲人之家周边进行2.5公里步行。多位市政厅官员与志愿者也以蒙眼方式体验步行,亲身感受视障人士在日常出行中所面对的挑战,如路面不平、人行道阻塞及导盲设施不足等问题。

槟岛市议员李成淮指出,透过体验活动,市政厅能更深入了解视障人士的实际需求,并在未来的城市规划中,打造更全面与无障碍的公共环境,特别是在通行与移动性设施方面。
他表示,市厅在活动中特别提供25支智能枴杖供视障人士试用,同时鼓励参与者在实际使用后提供意见与反馈,以协助当局进一步改良产品设计与功能。
“智能枴杖不仅是一项科技发明,更象征我们对包容与平等出行权利的重视。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公共设施朝向无障碍化,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安全、自信地走在城市街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