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日讯)资深社工以及全人关怀团队创办人黄恩德指出,目前我国缺乏专业社工来帮助有需要、陷入痛苦的家庭,因此希望社工法律能尽快通过,让专业服务落实到全国各地。
他于近日作客Ai FM“爱东方聊天下”探讨关于社工责任、现况与专业化发展节目时,如此表示。
他表示,社工是接受训练、具备专业伦理以及使命驱动,促进人权和社会福祉的专业领域,社工和专职工的区别在于社工和其他专业一样,需要至少有社工专业的文凭。
“这个专业的需要常常评估和记录个案,也涉及个案的管理,甚至案主长期在行为上的改变。”
但是志工的角色,他则说,几乎是在支援社工的专业,一般是涉及简单的工作内容,比如发放物资、探访以及在社会服务活动中提供协助等。
他强调,社工和志工的区别是,社工受到专业伦理和法律约束,需要为案主保密。
“我们的谘询需要获得案主的同意,甚至无法超越一些专业界限,但是志工不受制约,他们要遵守民众的道德规范。”
他说,社工是一份专业的工作,具有固定薪金,在海外的全日制专业社工,薪水和律师医生几乎一样,还是按小时接收个案。
“志工可以带给马来西亚爱心的温度,但专业社工可以带来专业的深度。”
面对主持人劲程提问关于社工的工作内容,他明确指出,简单来说有三个,分别是个案工作、小组工作以及社区工作。
他解释,个案工作是针对个人提供协助,比如抑郁症患者、精神失常的人士等;小组工作是协助相同社会问题的人,比如戒毒、戒酒等,把这些人聚集到一起接受团体工作的服务;社区工作是为一个家庭或者团体提供帮助,甚至可以扩大到住宅区。
“我们可以在一个小区甚至一栋公寓进行社区工作,或处理一个社区共同面对的问题。”
“当美国发生校园枪击案件时,最常介入的除了警方,其次就是社工。”
他也补充,马来西亚社工的服务范围比较有限,一般是受聘于政府或者非政府组织,主要是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聘请为福利官员。
“政府医院也有医疗社工,常常和护士医生并肩作战,然而在国外政府还有两个很重要的服务领域,即校园和紧急情况。”
他指出,要想当一名社工,需要具备以下能力,包括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理论性知识,掌握人每个阶段的需求和发展;了解社会政策和贫穷结构;人际关系和沟通的技巧,善于聆听和表达,进行跨文化交流;了解怎么评估个案。
他指出,在发放政府资源时,需要懂得评估一个人是真贫穷还是假贫穷。
“我刚入行时,被很多假装贫穷的人骗,他们可以为了拿钱装穷,到最后把福利金给他了,但后来回访时发现什么都有。”
“我们也要学会怎么整合社会资源,了解政府提供什么助学金和奖学金,以及跨文化协作的能力。”
对于社工专业法案,他表示,目前正在与社工专业学会一起争取政府对该专业的认可。
“这么多法令在国会通过,唯独社工专业法令一拖再拖,我们争取该法令的主要原因是想让待遇获得提升。”
他举例,社工专业和马来西亚的人口比例大概是1:8500人,但美国的比例是1:3100人,我国的比例遥遥不及其他国家,即当前的社工供给不能充分配合需求的日益增长。
社工在儿童与青少年保护方面,他分享经历说,在差不多23年前,曾负责一个11岁少年强奸9岁女生并将其杀害的个案。
“当时我问他,你为什么要捅她那么多刀,他很冷漠地说,一刀和八刀有什么区别,我当时手心在发冷,人愣了。”
他表示,之后他们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了解该个案的背景,最后发现事情的源头是这个少年缺爱,缺乏社会支持系统。
最后,他认为,除了心理建设,也应该强化社会支持系统,因此当前校园应该增加校园社工,为学生提供反霸凌的心理辅导以及应对家庭破裂的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