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2日讯)马来西亚–中国商务理事会主席丹斯里卢成全上议员指出,随著中枢大道与东海岸铁路计划陆续落成,将成为带动东海岸发展的“游戏改变者”,全面释放东海岸三州的经济潜能。
卢成全今晚坐客《东方日报》与AI FM合作的广播节目《爱东方聊天下》时说,东海岸虽拥有丰富的石油、矿产、森林与农业资源,但因基础设施不足及下游增值发展欠缺,导致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仍然有限。
他表示,雪兰莪一州就贡献全国26.2%国内生产总值,柔佛州则占 9.6%,但人口总数达470万的东海岸三州,贡献仅8.3%,少于人口450万的柔佛州。
“问题不在资源,而在于整个生态系统没有建立起来。供应链与生产链长期不足,发展受到限制。”
“20年前登嘉楼没有大学,10年前大道才延伸至当地,如今交通仍然落后。”
他说,随著中枢大道预计2026年通车、东铁在2027年投入运作,相信东海岸将迎来5至10年的关键发展期。
“要致富,先修路。大道和铁路是带动经济的游戏改变者。”
他指出,2024年我国粮食进口额高达930亿令吉,出口仅500亿令吉,逆差达430亿令吉。
东海岸可打造成国家粮食生产枢纽
因此,他认为,东海岸应被打造成“国家粮食生产枢纽”,善用大片闲置土地推动现代化农业与智能农业,减少对进口粮食的依赖。
卢成全认为,由于东铁将缩短运输时间成本,让农产品和鲜果能“当天送出、当天到达”,避免腐坏,可提升东海岸三州在市场的竞争力。
“目前大马稻米自给率仅56.2%,仍需进口超过四成,肉类与猪肉供应亦不足,猪肉价格甚至是全球最昂贵的国家之一。”
不过,他直言,农业政策受制于州政府,若不解决土地政策,粮食生产无法提升。
他呼吁州政府主动将土地合法释放给农民,推动当地的企业化及现代农业发展。
他也强调,若能结合智能农业、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大幅提高效率,将吸引更多年轻人回流农村,投身现代化农业。
除了粮食,他认为,东海岸亦具备发展清真食品工业、可再生能源、旅游业与渔业的潜能。
“例如肯逸湖具备水电与浮动太阳能优势,配合新能源发展前景广阔。”
在蓝色经济方面,卢成全指出,东海岸拥有绵长海岸线与丰富海洋资源,应积极开发深海捕捞、养殖渔业、海洋旅游及海上再生能源等产业。
他认为,若能与东铁和深水港口的建设结合,将推动海洋资源加工与出口,进一步壮大区域经济。
同时,他也说,马中关丹产业园已趋饱和,未来有望与登嘉楼甘马挽深水港结合,透过东铁连接关丹港与巴生港,建立完整的供应链与产业链,吸引更多制造业投资。
卢成全也提醒,东海岸的发展挑战之一是政治与政策延续性。
他回顾,东海岸大道曾因政党轮替而一度被搁置,强调“计划好还不够,执行落实才最重要”。
展望未来,他补充,东海岸仍是“等待开发的地区”,一旦交通改善,配合土地政策调整与科技导入,将释放庞大潜能。
“东铁不只是运输,更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只要规划得宜,东海岸完全有机会在未来十年实现转型。”
【爱东方聊天下】
主持人:雁颖
嘉宾:马来西亚- 中国商务理事会主席丹斯里卢成全上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