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4日讯)针对近日有人以摆脱殖民色彩为由,再度提议要把波德申(Port Dickson)易名,马华署理总会长拿督马汉顺表示,这听起来似乎冠冕堂皇,实际上却是“多此一举”。
马汉顺指出,百年历史不是说改就改。波德申这个名字,见证了从19世纪港口开埠,到铁路通往芙蓉,再到今日海滨城市的兴起。这个地名不是单纯的几个字母,而是一段历史的符号。
他说,几十年来,旅游宣传里不断出现“Port Dickson”,外国游客一听到就知道是度假胜地。如今要改名?那宣传成本谁来埋单?
“名字本身就是多元的缩影。马来人称它‘丹绒’,华印群体叫它‘阿朗’或‘炭’,英国人定名为Port Dickson。这种多重命名,本身就是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的活教材。”
他表示,经济与行政成本高到离谱。一旦改名,所有路牌、地图、文件、契约、宣传册统统要改。问题是:钱要从哪来?
他说,名字早已超越殖民烙印。今天的波德申,让人联想到的不是哪位英国官员,而是海滩、度假村、渔港与小贩摊。
“说到底,改名不会让历史变得更干净,只会让现实更混乱。真正该改的,不是名字,而是我们对历史的态度。与其花冤枉钱搞‘去殖民表演’,不如脚踏实地提升市政、发展经济,才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