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城22日讯)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郑立慷指出,马来西亚与中国科艺部在氢能领域具备广阔合作潜能,目前双方已展开6大共同研发项目,其中之一即与氢能有关。
郑立慷表示,有关氢能的研究细节尚未最终敲定,包括是采用氢气发电,还是以固体形式推动技术应用,但无论哪一方向,马中双方合作的前景都十分可观。

他是在科艺部邀请媒体参与科艺部氢能经济倡议媒体互动计划上,这样指出。
在活动期间,郑立慷也体验了丰田全球首款量产的氢燃料电池汽车(FCEV),即TOYOTA Mirai。
除了,介绍氢燃料电池汽车,科艺部也向媒体介绍流动加氢站(MHRS)、固体氢能发电系统(HyPEReator)。

另外,国家奈米技术中心(NNC)首席助理主任莫哈末依玛在活动上表示,氢能不仅在工业应用上具备潜力,也将成为交通领域减碳的重要方案。
他透露,马来西亚已展开多项氢能示范计划,包括在雪兰莪与布城推动氢能交通示范计划,其中涵盖氢能巴士与氢能汽车,以作为氢能经济的一部分。
“目前已有5辆巴士完成改装,其中1辆已投入运行,其馀4辆仍在调试中,并由Nano Malaysia Berhad负责改造,采用石墨烯电池,并透过布城的移动式氢能充电站运行。”

氢能未来可被视为“新石油”
“我们相信氢能车将是推动永续城市交通的重要一步,也能协助马来西亚在减碳目标上取得突破。”
他强调,随着氢能生产和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的发展,氢能未来甚至可被视为“新石油”,为交通领域带来新契机。
“目前,氢能车计划仍处于示范与测试阶段,但政府相信,随着基础设施与加氢站逐步完善,氢能车将在未来马来西亚交通版图中扮演重要角色。”
他说,氢能经济已被纳入第12大马计划,马来西亚正全力推动涵盖氢能生产、储存、运输与应用的完整生态系统,并透过多项创新计划推动能源转型。
他指出,政府已建立氢能技术资料库,以掌握国内创新能力与可持续性,同时维护氢能价值链的完整发展,涵盖从生产、运输、储存到最终应用。
他补充,该中心最终目标是实现与太阳能结合的绿氢发展,推动马来西亚成为氢能区域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