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7日讯)前首相丹斯里慕尤丁指出,政府正全面舍弃过往以种族为基础的发展模式,迫使土著议程遭到边缘化,将对我国巫裔社群的长远发展构成严重的影响。
慕尤丁今日在国会下议院,参与第13大马计划辩论时说,若以需求为本的政策完全取代土著议程,将造成土著企业与社群在激烈竞争中遭到淘汰,进一步扩大族群间的经济落差。
他援引大马统计局在2024年的数据称,巫裔家庭的中位数收入仅有5200令吉,远低于华裔家庭的8500令吉和印裔家庭的7200令吉。
“更令人担忧的是,巫裔赤贫率在2024年达到了7.8%,几乎是华裔3.9%赤贫率的两倍,亦高于印裔的5.5%赤贫率。”
“这样的差距在以巫裔为主的州属更为明显,例如沙巴(19.5%)及吉兰丹(12.4%)是全国贫穷率最高的地区。”
他提到,除了各族的中位数收入差距之外,截至2024年,巫裔持有企业股权仅录得16.2%的水平,远低于非巫裔45.5%的股权持有率。
“如果这成为唯一的发展政策,那么建立土著工商社群(BCIC)的努力、培育土著企业家的政策、提升土著产权的策略又将如何?”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份第十三大马计划将成为国家发展政策史上的一个黑点,其负面影响将延续至今天所有巫裔族群的子孙后代。”
对此,慕尤丁提议,政府可在以需求为本的政策下,同时保留并强化土著的议程,将两者并列为国家核心政策。
“若华人社群受边缘化,政府应提供援助;若印裔贫困,政府应出手帮助。同样地,对原住民、内陆居民、弱势群体、老年人、妇女与儿童都负有帮助的责任。”
“但这不能成为忽视土著经济发展的借口。”
他呼吁,政府全面检讨第十三大马计划,重新纳入具体明确且更果敢的扶持土著经济的积极行动方案。
“我促请政府给予SG4州属,即吉兰丹、登嘉楼、吉打、玻璃市更公平的对待,这些是巫裔与土著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州属。”
“若政府因政治立场忽视这些州属,实际上就是在边缘化我国大多数的土著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