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马华基层正在讨论未来之路,但在资深时评人拿督谢诗坚看来,马华中央领导层到现在或都还不知道自己在来届大选要怎样打,因此维持现状是最保险的做法。
不过,谢诗坚提醒,虽然维持现状是比较保险的做法,但再维持下去,马华就会完蛋了;沉默对今天的马华绝对不是金,现在就看马华领导层敢不敢冲一把。
尽管马华党内不时会有声音探讨脱离国阵,但谢诗坚在接受《东方日报》的访问时直言,马华从敦陈修信、丹斯里李三春时代到后来的接班人,即便在国阵内有受到委屈,但从来没有一个领导人有勇气退出国阵或执政阵营。
因此,以谢诗坚的分析,以马华向来的作风,再加上该党现任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属于“温和派”的领袖,因此他认为,今年11月初举行的马华中央代表大会不会有明确的总结。
“有道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当下的马华应该要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反正都已经来到死角,既然没有最好的一条路,那么要选择‘站著死’、还是‘跪著死’,不想在沉默中死亡,就要问自己敢不敢去冲?”
为此,谢诗坚建议,在陷入死角下,马华可效仿1978年大选的“七人帮”,即:马华可组建20位候选人参选国席,再告诉全国选民,这是代表马华参选的团队,一旦可以赢得7、8席的话,那么可能就有机会重返政治主流。
谢诗坚阐述,在1978年大选时,有指马华时任槟城州联委会主席林建寿幕后布局,在槟城州派出7个候选人去击垮民政党堡垒,虽然“七人帮”最后全军覆没,却是尽力去攻而打不过,当时若是成功的话,整个局势就不同了。
.jpeg)
他补充,当时的背景为在1974年联盟扩大成国阵后,马华与民政党都想要槟城首席部长职,时任国阵主席在开会时承诺,若马华赢得的席位比民政党多,槟城首长就归马华,林建寿才有有如此的狠劲去冲,战略上并没有问题,只是后来马华发生党内斗争,换了其他人去领导槟城州联委会。
谢诗坚感慨,马华向来“自我锐减”的政治,虽明知做错,但似乎陷入“改又改不对、不改又不可以”的处境,一直在上下浮沉,现在似乎找不到像已故林建寿这样有谋略、勇气、魄力的领袖,接下来就要看该党的造化。
建议马华至少竞选20个国席
谢诗坚认为,马华单独出来竞选的话,候选人肯定会遭抹黑、被指分散选票、破坏和谐等,但缺席的话,就会给予人一种不敢去打的印象,但现在反正已经到了死角,不如放手一博。
他补充,若马华只是出战2个国席,即使100%取胜,这与赢得30多或40个国席的行动党的实力悬殊,马华将依然无法获得重要部长职,但若马华至少竞选20个国席,赢得3、5席仍不足够,若有本事赢得7、8席,那么机会又来了。
“来届大选是马华最后的机会,如果可以赢得7、8席,那么还有一线生机。”
谢诗坚说,团结政府内的政党太多、选区重叠问题严重,很多政党会面临没有席位或难以拓展政治版图的情况,不可能大家同在一个阵营出战,因此在临近大选时,多少都会分裂、分开打,选后再结盟。
他提到,若维持现状下,行动党不可能让席给马华,让席对行动党没有好处,而巫统在自身难保下,也不太可能让有胜算的混合选区给马华上阵,因此没有办法之下,马华需要在沉默中爆发,单独出来竞选是一个选项。
他认为,巫统不可能离开国阵,离开国阵就等于放弃一大块的地盘,巫统要马华及国大党一起托起“天秤”,以让它继续在政治主流。
在这种情况下,他说,这对马华单独组建候选人竞选的利好因素,因巫统本身存在派系问题,有部分的巫统基层目前可能还无法接受行动党,那么马华在一些华裔占一定比例的混合选区或有机会突围。
他说,行动党在执政之后,举止变得更谨慎保守,他们本身也担心会流失一部分华裔选票。在这样的情况下,马华应该豁出去,抱著本来都是输的心态,跟对方斗到底。
延伸阅读:
【东方解读·马华还有出路吗?】不要轻弃传统选区 叶炳汉:马华须在大选站起来
【东方解读·马华还有出路吗?】没“离婚”国阵何谈退出团结政府? 苏仪芳:马华探讨大选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