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3日讯)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表示,据据吉隆坡小贩商业公会主席拿督斯里洪细弟告知,吉隆坡市政局曾提议移除吉隆坡茨厂街的中文招牌,仅保留马来文“Jalan Petaling”,虽然该提议最终未落实,但此事已引起华社关注。
魏家祥强调,茨厂街作为吉隆坡华人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象征,承载著先辈创业的奋斗历程,拆除中文招牌不仅损害华社情感认同,更可能抹去华人在吉隆坡发展的历史价值。
他指出,茨厂街的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名称来源于1879年至1881年间叶亚来在此创办的木薯粉厂,象征著早期华人飘洋过海、落地生根的历史痕迹。
“我们会尽洪荒之力,不让任何不公不义或不合理的事情发生。茨厂街不仅是吉隆坡华人的集体记忆,更是国际旅客熟知的文化地标,为什么我们不能继续使用这个名字?”
魏家祥是在今晚出席由马华联邦直辖区州联委会与吉隆坡小贩商公会联合在茨厂街举办的“灵蛇触动茨厂街,国家昌盛经济旺”新春大团拜时,如此表示。

昌明大马政府不应容不下‘茨厂街’中文招牌
他强调,华社祖辈在这里安居乐业,建立庙宇、学校,推动华文教育发展,如果1956年马华公会没有努力争取华文教育,华语早已在本地消失。
“在昌明大马政府治下,不应出现容不下‘茨厂街’中文招牌的情况。如果国家不能接受‘茨厂街’这三个字,那就是国家在倒退。”

他说,华文的存在不仅是文化认同的体现,更能提升国家在旅游业方面的竞争力。
他强调,马来西亚作为一个多元社会,各民族的文化与语言应在公共空间中受到尊重和保护,而茨厂街的中文招牌既是本地华人文化的象征,也是国际认可的地标,若遭拆除,外界可能误以为这个地方已不存在或遭到改造,这完全没有意义。
他表示,马华将全力捍卫茨厂街的中文招牌,以维护吉隆坡华人社群的文化认同和历史记忆,并呼吁华社团结一致,共同向政府表达诉求,确保这一华人文化遗产得以延续。
洪细弟:去年6月有官员提出
吉隆坡小贩商业公会主席拿督洪细弟在新春大团拜后的记者会上指出,早在去年6月的吉隆坡市政局会议上,曾有官员提议拆除茨厂街的中文招牌,仅保留马来文“Jalan Petaling”。

他说,虽然该提议尚未正式通过,但华社必须及早采取行动,避免突如其来的决定导致茨厂街中文招牌被移除。
“如果拆除茨厂街的中文招牌,不仅代表著街头再无华文标识,更意味著吉隆坡华人发展的历史价值被完全抹去。”
他说,面对这项可能影响华人权益的决定,他个人的力量有限,必须借助政党、商家及人民的支持,共同向政府表达立场。
另外,魏家祥也提到,推动地方选举,让更多代表民意的代议士参与行政监督,将有助于避免类似拆除中文招牌的问题发生。
“提议推动摘除中文招牌的政策的官员实际上掌握大权,如果能有更多代议士监督并定期评估官员表现,将对吉隆坡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出席者包括马华副总会长兼联邦直辖区州联委会主席拿督斯里黄日昇、马华縂秘书拿督张盛闻、马华联邦直辖区州联委会署理主席陈国勇、武吉免登区会主席拿督黄敬修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