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湾网红圈热议的“身心灵成长课程”风波延烧至马来西亚,多名大马网红在油管上陆续以“心灵成长课程”为题发出视频,讨论身边的人参与“心灵成长课程”的经历,坊间对相关课程会如何影响人的身心状态,成为舆论焦点。
其中,以制作社会实验闻名的网红Leeroy Wong所上载的视频,更以“大马网红YouTuber帮心灵课程幕后老板一堂课赚了70万令吉?!内容比台湾的恐怖?!”作为标题,揭露有“心灵成长课程”一堂课的卖价高达9500令吉。
对此,马来西亚注册与执证心理辅导师莫淑清在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指出,虽然大马没有一个规范用于界定有关课程属于正式或是非正式,但从心理学的专业角度,“身心灵成长课程”分为正规与非正规。
她说,正规的“身心灵成长课程”通常基于心理学理论或相关人士需有特别认证或是专业学习,如:芳香疗法或是颂钵,这都需要指导者在受认证的单位考取相关证书。
“然而,非正课程的指导者,通常会有(在相关专业领域)‘查无此人’的情况,课程内容多带有‘PUA(PickUpArtist)’的成分,包括:利用群体压力和现场氛围渲染,让参与者因此失去思考与判断能力,让这些人更容易产生自我怀疑。”
在她看来,有些非正规“身心灵成长课程”可被视为“心灵传销课”,相关单位会以分阶段式的课程来筛选学院,在首阶段会被“劝退”的学员多为自我价值比较高者,有心理创伤或自我认知较低的学员,就较容易被说服踏入下一个课程,以打造一个同温层环境。
她指出,在非正规的“心灵传销课”中,有些所谓的“讲师”会通过现激昂气氛与权威式打压的方式,让这群参与者无条件顺从,进一步建立对团队的依赖,这时他们也可能会阻断学员与身边的人的联系,让学员觉得只有在参与课程时,才能获得认同和温暖。
她也促请,参与身心灵课程者需要拥有独立的判断思维,才能在选择或在参与中知晓有关课程内容是否符合标准。
莫淑清形容,“心灵传销课”如同毒药,会通过上述种种让参与者形成依赖,这或导致进一步恶化心理健康。
“很多人对心理辅导持抗拒态度,认为若自己去看辅导咨询就意味著自己的精神不正常,而这也是让这些‘心灵传销课’能够乘虚而入的原因之一。”
她建议,自我认同感较低的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阅读、聆听播客或参与正规课程来整理自我,若真的觉得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过大,则应该即时寻求受认证的心理辅导师的帮助,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
先清楚了解讲师的专业背景
至于,该如何判断自己参与有关课程是否属于正规的“身心灵成长课程”?
莫淑清提出6项辨识方式,让民众可以自测有关课程是否有利于自己的身心成长。
这6个方式,包括:了解承办机构以及讲师背景、是否需要购买高额产品或承担高额学费、自身参与课程的意愿、是否会在课程期间被禁止使用通讯设备、讲师与助教之间的界限以及讲师是否以权威来打压参与者等。
她进一步解释,参与者可先搜索承办机构背景,若讲师显示拥有“硕士”或“博士”教育背景,那么即可在网络搜索对方所撰写的论文,以了解对方是否真的有相关专业的教育文凭。
她续说,参与者也可以对课程的参与意愿进行判断,例如:是否负担不了学费但介绍者会以“先垫付”的方式说服参与。
“如果相关课程的收费以及超出自己经济所能负担的范围,且需要用借贷或长期分期的方式来偿还,那么这个课程肯定是不适合自己的。”
她也建议,民众可到马来西亚辅导局的官方网站查询心理咨询的收费范围,一旦高于政府所设定的标准,那么相关课程的正规性即有待查证。
她提到,参与者也可观察,讲师在现场会否以“先打破、后重建”的方式打击参与者的自信心。
她认为,虽然能够协助到参与者走出困境、丰富心灵的“身心灵成长课程”就是好的课程,惟不排除有人借此从中牟取暴利,利用错误的方式来“洗脑”参与者,导致一些面对庞大精神压力者未能及时处理而加剧心理问题。
最后,她补充,有些打著“身心灵成长课程”的名堂,但模式却与成功激励学有著异曲同工之妙的课程,在本地已经行之有年,只是如今是网络普及的时代,民众更容易接触到有关信息,才会引起议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