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来西亚的政治现实中,一个常见的场景是:政治人物在公开场合慷慨陈词,强调对手的过失与不足。然而,他们往往忽视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当自己的一根手指指向他人时,另外三根手指却正指向自己。这个比喻揭示了当下政治中的普遍现象:指责容易,缺乏自省。

政治,本质上是治理与服务的艺术。人民赋予政治人物权力,不是为了让他们沈迷于互相攻讦,而是希望他们解决问题、推动改革。然而,现实往往背道而驰。许多政治人物一旦角色转变,便出现“换位即换脑”的现象:他们在在野时极力批评的政策,执政后却延续不变;他们在选举中高喊的口号,掌握权力后却被轻易遗忘。这种前后不一的态度,正反映出一种缺乏原则与自省的政治文化。更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现象已在马来西亚政治舞台上屡见不鲜。

在民主社会中,批评和监督是必要的。权力若缺乏制衡,往往走向滥用。然而,若政治人物只是把“批评”当作策略工具,而缺乏自我反思,则批评本身会失去正当性,甚至转化为虚伪。遗憾的是,许多时候“监督”沦为“口号”,真正的自省却不见踪影。

在资讯高度流通的时代,尤其是社交媒体的普及之下,政治人物的言行几乎无所遁形。虚伪的承诺、空洞的口号,最终都会被事实揭穿。人民或许一时被语言蒙蔽,但长期而言,选票便是最直接的裁决工具。近年的政治更迭已清楚显示,人民不再容忍言行不一与反复无常的立场。遗憾的是,某些政治人物依旧低估了人民的觉醒与判断力。

若要真正赢得尊重,政治人物必须学会在批评他人之前,先进行自我审视:我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我是否真的比别人做得更好?缺乏这样的自省,指责就会显得苍白无力,甚至暴露虚伪。

遗憾的是,当今政治中,指责往往盖过了自省,口水战常常取代了务实的改革。归根结底,政治的价值不在于谁批评得最激烈,而在于谁落实得最踏实。人民渴望的不是口水战,而是务实的改革与真正的进步。唯有政治人物勇于自省,民主才不会沦为谩骂的舞台,而能真正成为人民共同追求美好未来的事业。

蔡克顺

自由撰稿人。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