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靠东盟自身的力量,并不足以作为任何一个东盟成员国的替代性经济或市场依赖来源。这是一个简单明了的事实。因此,东盟不能作为唯一的经济多元化支点,更无法成为与美国博弈时所设想的集体经济、投资、供应链与市场力量的筹码。
美国无疑是世界上最富有、最强大的经济体。世界比美国更需要美国。特朗普深知这一简单事实,而他是唯一一位有胆识纠正系统性错误与不公的领导人。
世界,尤其是中国,一直在利用国际贸易体系损害美国的利益,这正是特朗普必须立刻止血的原因。若不采取行动,最终受苦的将是整个世界。
对马来西亚而言,为了自身的安全、威慑能力,以及早该采取的维护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区域共同措施,美国是不可或缺的。这是一个常识性的事实与现实,尽管这个区域数十年来因自身固有的“维持现状中立”和对邻国经济强权的依赖理念,而愚蠢地忽视了这一点。现在是时候抓住这个契机,加深经济与国防安全的相互依存与伙伴关系。
如果特朗普政府在其首席贸易与经济顾问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的战略指导与战术布局下,能够推行如此全面详尽的全球关税重设政策,并且在最近对中国实施总计125%的新关税,那么马来西亚或东盟凭什么认为,一个所谓“东盟联合施压”的姿态能迫使华盛顿重新考虑关税政策?
这是显而易见的常识。我们如何理解特朗普,以及他在纠正系统性不公中的立场,对于我们避免陷入全球愤怒浪潮、并因此采取情绪化和民族主义的反击行为至关重要。
中国试图加倍反击并全面对抗,但特朗普依然我行我素,他不容许任何试图以报复性关税施压于他或美国的行为,因此125%的关税将立即生效。
正如特朗普在其最新声明中所说:“鉴于中国对世界市场缺乏尊重,我将关税提高至125%……中国将意识到,掠夺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时代已经终结”
北京的报复是一个战略错误。它原以为自己能在与华盛顿的贸易战中占上风,但它对手是特朗普。如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所言:“当美国受到攻击时,特朗普会更强烈地回击。”
对反美模式过度依赖是错误的
理解当前局势的真实本质和内在逻辑至关重要。美国仍是全球最大且最重要的市场和经济体。
若我们陷入一种思维误区,以为东盟的集体立场或联手施压能够迫使特朗普让步,或妄图与中国、金砖国家,甚至与美国的传统盟友如欧盟与日本结盟,以对抗特朗普的政策,那将是大错特错。
如此行为只会引来特朗普更猛烈的反击与连带后果。
为了平衡我们的对外战略并保护国家与区域利益,我们必须面对现实:美国仍是马来西亚和东盟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经济、市场、贸易与安全来源,从此次关税风波即可清晰看出这一点。
尽管我们一再自我安慰与呼吁,幻想可以轻易转向RCEP、金砖、东盟、中国、全球南方等所谓“替代体系”,但现实并非如此。
这一现实将在特朗普的经济复兴与“让美国再次富有”政策在短时间内全面实现时进一步得到印证,届时美中之间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差距将被进一步拉大。
尽管我们多年来积极投身于这些替代性平台的经济伙伴关系与“友岸外包”,但我们并未真正取得经济转型的实质性进展。
我们该如何应对?
首先,绝不能采取情绪化或对抗性的策略,否则我们只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第一,必须迅速展开谈判,主动提出削减或取消非关税壁垒。尽管特朗普已宣布对报复性关税将有90天的暂停期,并设定10%的标准化关税作为修订基准,但我们必须抓住这一窗口期重塑双边关系,纠正过去与美国关系中的失误。
这90天是关键期,它让我们意识到美国在经济、贸易与安全方面的重要性与不可替代性,也让我们必须在国家经济转型过程中,顺应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所蕴藏的爆发性潜力。
第二,积极推动“零关税对等协议”,并大幅降低非关税壁垒与其他限制。因为只有公平贸易与相互尊重,才会被特朗普政府视为善意与积极信号,带来对马来西亚和其他国家更有利、更持久的回报。纳瓦罗曾指出,大多数国家同时存在关税与非关税壁垒(NTB)对美国商品设置障碍,而非关税壁垒才是主要问题所在。
第三,利用马来西亚的地缘政治优势,加强与美国及东盟的安全与防务合作。通过向美国提出“零关税对等协议”,东盟与马来西亚将获得进入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免税待遇,这意味著马来西亚的电子产品、棕榈油、纺织品等出口商品将无需关税进入美国,进一步带动本地就业与需求。
美国市场的巨大体量(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5兆美元/110兆令吉)带来的机遇,远超区域内其他小型市场。这也将为美国企业打开东盟660万消费者的市场,是双赢之举,促进双边贸易,也成为美国对华经济围堵的新机制。如此开放不仅将提升马来西亚出口收入,也将吸引更多美国企业增加进口与投资。(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