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利・特特尔道夫的科幻小说《异星歧途》(The Road Not Taken)中,有一幕反高潮的剧情令人印象深刻,也令人细思极恐。
故事一开始,地球遭遇外星舰队入侵。巨大的飞船悬在轨道上,全球进入戒备状态,所有人屏住呼吸,等著世界末日的那一刻来临。人类军方分析,这些外星人能穿越星系来到太阳系,必然掌握了远高于地球的科技。面对这样“降维打击”的对手,人类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全军戒备。
登陆舱缓缓降落,气氛剑拔弩张。然而舱门开启的一刻,却是全书最精彩的反转:外星士兵穿著皮甲,手持火铳、肩扛火药桶,如同十七世纪的火枪兵走出舱门,仿佛误闯太空战场的文艺复兴军队。
人类军方愣了一秒,接著就是全歼。导弹、机关枪一轮猛轰,外星人连战术都来不及展开就被消灭殆尽。
原来,这个外星文明几千年前就掌握了反重力技术,能轻松穿越星系,却从未发明人类现代枪械与电流技术。他们发展的科技树,是“飞行”,不是“火力”。而人类走的是一条野蛮却高效的路径:还没能翱翔星际,确已经学会把彼此同类瞬间炸成灰。
小说留下一个令人发笑又发冷的问题:“也许我们并不比他们聪明,只是我们刚好选错了方向。”
笑话归笑话,讽刺却异常真实。
看看今天的伊朗。就在上周,伊朗全国包括首都德黑兰进入“断水危机”红色警戒,专家预警:“如果水资源管理不变,国家可能会因此灭亡。”
过去几十年,伊朗政府投注巨资发展核武,弹道导弹射程覆盖半个中东,军演视频高频登上国际版面,穷兵极武。然而同时,河流干涸、地下水枯竭、农业耗水无节制、城市基础建设老旧,现在国民却连日常用水都无法保障。
从技术层面,他们并不落后;从文明基础看,却严重脱线。
他们拚命建造的是威慑工具,而不是生存系统。而那些看似“高科技”的成果,却没能换来一杯干净的水。
这不就是另一种“点错科技树”的现实版吗?
这就是《异星歧途》最大的隐喻:科技不是万能,而是选择。
选择错了,再高深的技术,终究只会制造出新的盲点。
伊朗的盲点,是用武力换来的虚幻安全感;而在许多国家,还有另一个共同的盲点:
当政治权力凌驾科学,当神权、军权、民粹轮番主导技术投资的方向,人类就不再是为生存发展科技,而是为统治、为威慑、为炫耀而发明工具。
人类或许终将掌握星际航行、量子计算、长生不老的奇迹,但如果连最基本的水、空气、食物都管理不好,那再辉煌的科技,也只是虚空中的烟火。
“走错的科技树”,不只是小说的想像,而是一个个现实国家的镜像,提醒我们:技术的未来,得配得上人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