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财案正式出炉。国人如常执镜细观,群声纷陈,或得或失,或褒或贬。

就在众声喧哗之际,马华副总会长黄日昇指摘,财案未见明确列出“华教拨款”项目或相关明细。说到煞有其事,声色俱厉。若不深究,读者还真会以为在国阵执政年代,财案历来都有将“华教拨款”白纸黑字、清楚列明。

首先,无可否认的是,首相的确没有提华小拨款。但同样的,他也没有提到“国小拨款”。所以,这难道意味著国小华小一起手牵手,没有拨款吗?

自改朝换代以来,每逢财案公布,总会看到那句老掉牙的污蔑又双若缀地再度登场-“华教零拨款”。每到此时,总有有心之人乘机带风向,有人拍桌痛斥,有人摇头叹息。然而,随著每一年的过去,事实的铁证,总会毫不留情地打脸这些“污蔑者”。

以过去3年为例,每一年,团结政府都以实际行动昭告天下,华教拨款非但不减,反而递增,一次次狠狠打脸前一年的“零拨款论”。

说无凭,数据为实:
2023年,华教拨款高达4770万令吉;
2024年,除了4494万令吉的华教拨款外,另有6200万令吉专门用于学校厕所提升计划;
2025年,华小获拨4780万令吉,华中另获500万令吉。

年年岁岁“零拨款”控诉相似,岁岁年年“真到手”拨款不同。此尚未计入全津贴华小所获额外拨款。若一并纳入,数字更为可观。这一组组数字,比任何口水战都来得实在。更何况,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早已多次,斩钉截铁地重申:2026年的华教拨款,只增不减。

重要的是,华教最后“真金白银”地拿到了拨款。以史为鉴、以今为比,华教拨款勿重蹈2015覆辙,不翼而飞,被悄然挪作赈灾之用,石沉大海,音讯杳然。那些年月,高调口号轰隆隆,华教拨款尽成空;空言高呼声势浩,兴学之款转瞬抛。庆幸的是,如今终于迎来了真金白银终到位的时代。承诺若空谈,何异画饼?唯有兑现,方显政德。

换个角度来看,团结政府在华教拨款的落实机制上,可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据黄家和日前于国会财案辩论上披露,过去华小拨款往往要等到4、5月份才开放申请,款项则在年末11月方才拨下。

而自2024年起,制度大幅优化,申请窗口提前至前一年的12月,学校可在翌年7月前便获得拨款。这一调整,不仅让校方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规划与执行,也体现了政府对教育事务的系统性思维与前瞻性施政。

再者,尤须一提的是,2026财案中,团结政府宣布全额资助霹州太平大直弄益华华小的迁校与建校计划。这是史上首次由政府完全承担华小迁建经费的案例,堪称里程碑式的突破。

州政府制度化拨款

试想,若由国盟的伊党土团民政执政:

华教拨款还会像近几年这样,一年更比一年高吗?
独中拨款还会像今年一样,再创新高、破纪录吗?
极端思维主导的政府,会全额资助一所华小的迁校建校吗?

答案,毋庸置疑。那将是不可能的奢望。没有极端分子挑起关闭华小课题已是万幸。

回望槟州,自2009年起,行动党主导的州政府制度化拨款予州内华小、华中、独中与教会学校,迄今总额突破1亿3497万令吉。这不仅是一笔数字,更是一份持续16载、言出必行的承诺。这亦说明,唯有由理念正确、方向坚定的联盟执政,方能护华教长远。

言归联邦政府,当然,比前朝政府好,远远不够。唯有一年更比一年好,方不负民心所望。

王展造

特许会计师暨治理专才,亦是关心国事的时评人。以笔为戟,析事入微。既能以数据为矛,透视政经脉络,亦擅以犀利之言,针砭愚妄之举。驳谬误如抽丝剥茧,论世事则一针见血。以独到视角观天下,以笔锋犀利撼庸政。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