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我盛装出席律师公会组织“捍卫司法独立”游行,终点不是街头,而是国家的良心的首相署。
在这场步行2.6公里,象征意义深远的集会中,最值得注意的,并非“谁没有出现”,而是——谁站了出来。
身为执政党署理主席,也是首相安华之女的努鲁依莎,不仅参与游行,更罕见公开呼吁彻查司法委任委员会(JAC)会议记录外泄与资深法官干预审讯结果的指控。
她更建议设立独立仲裁庭,由至少五名资深法官组成,依法调查事件,捍卫司法独立和公信力。
我们应感谢她敢于说真话。但更重要的是,这个国家是否准备听进去?
这场司法被干涉的风波不是空穴来风。过去一周,总检察署的声明、拉菲兹的质疑、(大马反贪会前首席专员)拉蒂法的炮轰、王宫的温和提醒……一个比一个更清晰:
“资深法官涉嫌操控审讯结果,JAC会议曾讨论,但无后续处理。”
“JAC提名人选被搁置,任命延迟,高庭与联邦法院职位悬空。”
“部分JAC会议未遵守法定通知期,程序违规。”
这些不是行政上的小差错,而是对司法独立最根本的挑战。
如果这些都只是“技术问题”,那么当年林甘丑闻,又算什么?如果不查清楚,就“继续运作”,那宪法第125条所设的调查机制,是不是成为一个装饰品?
努鲁依莎说得对:司法独立不只是免于行政干预,也必须避免内部自腐。
当前争议的实质是:
在人选未定、席位空缺之际,是否有人刻意操控程序,影响法庭判决的倾向?
若属实,今天受害的是反对派,明天可能是执政党,后天是我们每一个人。司法一旦失去公信力,输的不是某一方,是整个国家的公结构。
有人问,这不是很讽刺吗?安华女儿出席了抗议政府涉嫌干预司法的活动,她到底是“反首相”还是“反爸爸”?
是的,从表面看,这确实讽刺。但若我们稍作深入,就会发现,这背后并非家庭内讧,而是一个年轻政治人物的价值抉择:她要忠于“亲情”,还是忠于“宪政原则”?
她不是反对父亲,而是在提醒——即便是父亲领导的政府,也不能凌驾于法治和司法独立之上。
她用行动证明,她所捍卫的“改革”,不是一面旗帜,而是一条底线。她不只是公正党的署理主席,更是这个国家改革记忆的一部分。她站出来,可能是为了唤醒父亲当年反抗不公的初心。
至于她是否作秀成份居多,还是认为其父首相涉嫌操作司法,历史会给我们一个交代。
设立皇家调查委员会
而,我始终认为成立调查皇家调查委员会,才是正规。
我们不要求“定罪”,我们要求“调查”。我们不要求“替换”,我们要求“说明”。
当连总检察署都承认问题存在,却拒绝启动独立调查,当社交媒体上出现越来越多“版本”,如果政府不主动回应,只会让“政治干预司法”的指控,从猜测变成共识。
皇家调查委员会(RCI)不是攻击工具,而是制度修复。若连这一步都不肯踏出,首相安华所谓“改革体制的政府”,又将情何以堪?
如果司法不再独立,任何人都没有未来。这才是真正的危机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