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萧经常旅游,日前人在马尔代夫潜水出了意外,手部惨遭鲨鱼“啃”了一口,旅程因此提前结束。一直以来,老萧出远门都会投保旅游保险,这还是首次申请旅游保险的医药费赔付。
在社媒上和大家分享这个经历,意外发现原来挺多朋友对旅游保险有著不同程度的迷思或误解,所以我们一起来谈谈这个转移风险的金融产品。在马来西亚,旅游保险,广义上会涵盖两个部份:
“医药及意外保障”——范围包括个人意外、死亡、残疾、意外、医药费用、紧急救助及疏散等,简单来说,保的是“人”。
“旅游不便保障”——范围包括旅程取消、班机延误、行李遗失、旅游文件遗失、财物被盗等,简单来说,保的是“物”。
哪个更为重要?自然是前者。因为针对财物损失的“旅游不便保障”,赔付的金额通常就是数百至数千令吉的小钱;但若是在国外面对意外、伤病而必须在当地就医时,医药费动辄达到数万至数十万令吉,潜在的财务风险更为巨大。
若以这个脉络去思考,假设你只担心巨额医药成本的部份,而你的医药保障(医药卡)已经涵盖国就医产生的医药费用,那还买不买旅游保险?老萧给出的答案,建议还是买,原因有三:
一、也许你的医药保险能够针对医药费用进行赔付,未必包含“紧急救助及疏散”的费用。举个例子,某人到偏远的山区旅游时受了伤,需要医疗直升机转移伤患,直升机高达数万令吉的往返费用,可能需要自行偿还,而大多数旅游保险却涵盖这项支出。
二、如果你在国外的旅游活动包括像是潜水、滑雪、健行、登山等项目,有可能你的医药保险会针对这些活动导致的就医需求拒绝赔付。以老萧为例,为了以防万一,就会特别投保涵盖潜水运动的旅游保险。
三、以申请海外医药费用赔付来说,旅游保险的程序较为简单,通常只要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医生信函、账单及收据,就能直接安心垫付,回到国内再提供文件申请赔付;若依赖的是医药保险,则可能需要提前致电保险公司,在获得授权(Authorization)后才能安心就医,在紧急时刻将造成延误就医或其他不便。
还有几位网友反馈说,使用某些特定信用卡来购买机票、住宿,银行将免费提供旅游保险,所以不需要额外购买。老萧不得不提醒有这个想法的朋友们,要仔细查看信用卡免费提供的旅游保险条款,因为它们当中大多数,其实主要只涵盖了“旅游不便保障”;而“医药及意外保障”的部份,只有遭遇意外死亡和残疾,才会进行赔付,在“非死未残”的情况下,医疗费用是得由自己支付的。
同样的道理,购买机票时,航空公司常会问我们是否加购旅游保险,显示的保费通常非常低廉,奉劝大家还是打开保障条款,仔细阅读,避免保障不足,或是该保的却没受保。旅游保险不是“有买就好”,不想后悔就请认真看待。
最后,旅游保险通过哪个渠道购买最好?老萧的建议是在网上投保,原因是便宜,大多数时候比向保险经纪投保便宜约25%。当然,自己在网上投保的话,需要申请赔付时就得靠自己,不过已经2025年了,手续其实一点都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