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
不是年少守不住旧心,而是岁月慌张了人心。
这句话字面上看似简单,实际上是让人读了又读,仍不能完全领悟贯通的文字。
大多数人在年少时期,都会怀有青涩纯情的梦想。然而,诚如诸葛亮诫子书里的一句 :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我们的年龄与风华,将会随同时光飞快的老化而逝去;远大的理想与志气,也同样会随著岁月的流去而磨失。这一切,最终都会像树上的叶子一样枯黄衰落,思维与生活习性大多已无法跟现况衔接,更遑论要济世助人对社会有所贡献了。此时此刻,能够不忘初衷,甚至苟延残喘已属难得。
回想从前的我,或现在的你,是否依然怀有当年的崇高梦想,仍然想当个医生、工程师、老师、警察、歌唱家或出人头地的艺术家?你我心中是否依然热爱著那曾经拥有的梦想与坚持?很多人或许心中依然存有那真挚的梦想,但无奈残酷的现实,早已把我们搞得身不由己疲于奔命,面对重重生活挑战,欲实践原有梦想又谈何容易?或许,我们曾经后悔,恨未能坚持初心,或懊恼自己为眼前的生活挑战倍感不济无能。常想如果自己一开始,便能坚持曾经拥有的梦想,或许现在所面对的,会有不一样的结果也说不定。
然而,人生是不能总在如果中度过的。而时间过逝,也绝对是不可能重来的。就如诸葛亮说的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与其我们认为是自己因年少守不住初心,丢失了梦想,倒不如认清这是岁月的残酷挑战之故,让我们慌了神,导致必须面对时不与我的事实。因此,我们唯有冷静的重新整顿心理之建设,接受既来的坎坷宿命安排,积极重新出发。孔子说五十知天命,年长后知道自己的条件志向,经生活的长时间历练而日益成熟,调整好步伐后,开始第二度进入人生旅途朝不同的梦想前进,实现最终目标仍旧是可能的。
许多人在人生后半部努力之后,乐天知命重新为自己生活釐定新目标,在没有"时不与我"压力之下,不慌不忙的反而可以为自己之兴趣创出一片天来。就这样,岁月的流逝仅不过是一个过程而已,又怎会慌张了人心而成就不了自己的心愿呢?
我国号称"百年人瑞前首相",在如此高龄之下仍能够自己开车到闹市溜达,老人家若能颐享天年,本是人生一大好事。只可惜,岁月扰乱了老马的初心,思维用错了地方,把仅剩的残烛几乎燃尽,搞到自己晚节不保,此举甚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