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由博特拉大学(UPM)学者撰写,以《戎克船和桨帆船:传统船舶:过去马来航海文明》为名的历史学论文因为其引用资料有误,以至于结论出现严重瑕疵而被同为历史专业的学者公开批判,并且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也引来网友们对此的冷嘲热讽。

本文没有要讨论戎克船和桨帆船历史研究的专业问题,只是想讨论这类原本属于学术高墙的争议,在网络普及的今天如何成为全民可以参与讨论的课题。在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中,但凡涉及历史正统、民族正当性、文化主导权、甚至政治权力诠释等问题时,都会有各种先入为主,找答案证明自己想象才是正确的学术研究论文,当证据显示与自己想象相符,就是客观科学,当与自己期待相悖,就是造假骗局,反正所有证据都必需要与自己期待一致才有意义。

这类服务于特定政治意识形态的学术研究一直都存在与学术界,只是过去的资讯不流通、学术圈的封闭性等限制下,这类争议的著作很少会被学术圈以外的人讨论,然而今天的网络科技却打破了传统学术的高墙,让很多争论不限于原本的小圈子,更成为一般百姓可以关注、讨论的课题。

从这件事可以理解到在这个网络普及的时代,各种过去被认为是特定群体所垄断的课题变成公共课题,各种高墙的边界将逐渐被瓦解,想要把事情限制在某个圈子的做法将会变得不实际,就像这次的历史学研究课题,研究者必然没有想过这种原本属于特定学术专业研究的课题会成为网络热门话题,一篇不严谨的文章竟然让自己变成大家指指点点的“网红”。

个人认为这是这个大时代的好的发展趋势,各种高墙在网络媒介中逐渐消失,很多课题得以公开讨论,别有居心人要操作、控制的难度变得更高,自圆其说也变得更不可能,而这个转变也赋予了“路遥知马力”的另一种诠释。

高墙为谁而设?

如果还想要感受网络打破高墙的威力,或许各位也可以去了解英国伦敦网红钢琴家与中国游客直播争议的课题,相关课题目前仍然在网络上发酵中,大家可以透过对相关事件去反思谁害怕网络?为什么有人会对公开讨论有严重焦虑?事情在网络公开后,对谁的冲击更大?最后最根本的问题是,高墙为谁而设?

最后,希望在高墙逐渐瓦解的这个时代,大家还是要抱持理性的讨论格局,以及能够包容不同想法的气度,而不是先入为主的谩骂贴标签,毕竟在这种公开的讨论下,谁是谁非都会越辩越明。

黄瑞泰

独中老师、隆雪华堂文教委员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