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23日讯)长白头发或许是件好事!日本最新研究指出,它可能反映身体正启动自我防护的“抗癌机制”。研究团队发现,当毛囊中的黑色素干细胞受到严重脱氧核糖核酸(DNA)损伤时,会主动进入“自我牺牲模式”,停止分泌色素,让头发变白。
东京大学医学系研究团队在《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期刊发表研究指出,黑色素干细胞是制造头发与皮肤色素的关键来源,平时会在毛囊内进行周期性再生。
然而当它们的DNA受损,命运可能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走向:一是“退出系统”,导致头发失去颜色变白;另一种则是持续自我更新及复制,最终演变成黑色素瘤,也就是一种皮肤癌。
研究以小鼠为模型观察发现,当黑色素干细胞遭受严重损伤,例如DNA双股断裂时,体内会启动一条名为“p53–p21”的抑癌路径,迫使受损细胞进入“衰老耦合分化”过程,最终分化并消失。由于这些细胞负责制造黑色素,它们的消失也会让头发变白。
然而,若细胞在接触致癌物或紫外线B光(UVB)时,受损干细胞可能绕过这条防护路径,持续自我更新并大量复制,最终它们没有被清除,导致肿瘤化风险上升,可能发展为黑色素瘤。
研究主持人西村荣美教授指出,这项研究揭示同一群干细胞会根据承受的压力类型与环境讯号不同而走向两种命运分歧。
“这项研究重新定义了长白发与黑色素瘤的关系,它们其实是干细胞在压力反应下的两种不同结果,而非毫不相关的现象。”
她强调,这并非意味著“长白发能防癌”,而是揭示两者源于同一类干细胞的不同命运,长白发代表肿瘤抑制机制成功启动;长黑色素瘤则代表这套机制失灵。
这项研究重新揭示了白发与癌症之间的关联,并为皮肤癌的预防与治疗开启了新的可能方向。未来若能找到有效启动“p53–p21路径”的方式,或许能在黑色素瘤形成前就提前阻止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