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LIU 3276/EXP 31.12.2027

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是马来西亚常见的癌症之一,更令人忧心的是,其发病年龄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虽然增幅最明显的仍是老年族群,但值得注意的是,35至50岁的年龄层也出现显著上升,显示这种癌症正悄悄蔓延至较年轻的族群。

针对这点,Picaso医院肝肠胃及内科顾问曾瀚庆医生认为,大肠癌病例攀升与多项因素密切相关。除了马来西亚人口快速迈入老龄化社会外,家族遗传更是风险关键之一。“如果有一位直系亲属罹患大肠癌,个人风险将提高两倍;若家族中有两位或以上罹病者,风险更是成倍上升。”此外,年轻化趋势令人警惕,名人罹癌案例也不乏其人。

曾医生分析,现代生活型态剧烈转变,是导致大肠癌提早“报到”的主因:高油高盐饮食、加工食品过度摄取、运动量不足、肥胖问题加剧,再加上环境污染等,都是风险因子。他补充,在马来西亚,大肠癌在三大种族中以华人男性的罹患率最高,推测与基因、饮食文化、生活习惯等多重因素相关。

Picaso医院肝肠胃及内科顾问曾瀚庆医生指出,大肠癌是少数可预防的癌症之一。多数大肠癌由腺瘤性息肉或锯齿状腺瘤演变而来,过程可能需时4至15年。若能透过大肠镜在息肉阶段发现并切除病灶,即可有效预防癌变。
Picaso医院肝肠胃及内科顾问曾瀚庆医生指出,大肠癌是少数可预防的癌症之一。多数大肠癌由腺瘤性息肉或锯齿状腺瘤演变而来,过程可能需时4至15年。若能透过大肠镜在息肉阶段发现并切除病灶,即可有效预防癌变。

大肠癌,其实可以预防!

虽然癌症听来令人畏惧,但曾医生强调,大肠癌其实是少数可以被预防的癌症之一。他进一步解释,大肠癌多由腺瘤性息肉(Adenoma)或锯齿状腺瘤(SSA)演变而来,这一过程可历时10至15年。如果能在息肉阶段透过大肠镜检查(colonoscopy)发现并切除病灶,即可阻断癌变的可能。然而,早期症状极不明显,多数病患毫无自觉。更令人警觉的是,70%至80%的早期患者,其癌症指数(如CEA)仍显示正常值,导致部分人误以为“没症状就是没事”。因此他提醒,一般健康检查中,如抽血、超声波、X光等,都不包含大肠癌筛检。即使年年体检,若未特别要求大肠镜或大便潜血检查,仍有可能错过早期病变。

 

AI大肠镜上线!

近年,AI辅助大肠镜(AI-assisted endoscopy)技术逐渐成熟,成为提升检查准确率的重要利器。透过即时影像分析,AI能辅助医生辨识瘜肉、炎症或其他可疑病灶,尤其擅长发现传统内视镜容易忽略的平坦型瘜肉。“AI可以提高超过10%的瘜肉侦测率,特别是在右侧大肠这些视野死角。”而针对不少民众对大肠镜的排斥心理,曾医生也强调,目前的检查过程都在“镇静麻醉”(moderate sedation)下进行,病患全程处于睡眠状态,几乎无痛。“醒来时检查已完成,安全性也非常高。”

图片来源:unplash 
图片来源:unplash 

他同时补充,出现肠穿孔的机率极低,约三万人中才出现一例。即使检查中发现瘜肉需要切除,可能有轻微出血,但多数可在当场处理,并无大碍。他坦言,不少人最抗拒的不是检查本身,而是检查前需饮用的清肠液。因为确保视野清晰,病人须在检查前喝下约三公升的清肠液,使肠道清洁干净。“若肠道清洁不佳,瘜肉可能被遮蔽而无法侦测,等于白做一次检查。”曾医生提醒,这虽然辛苦,却是检查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曾瀚庆医生:别让恐惧阻碍了预防的机会

“很多人不筛检,是因为害怕面对结果。”曾医生坦言,这是他行医多年来最常听到的理由。然而他强调,越早发现,治愈机率就越高,甚至能完全预防癌变的发生。“癌症其实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太迟发现。你不检查,不代表不存在;相反地,早查早防,才有机会根治。”

他呼吁社会大众,尤其是年满45岁者,或有家族病史的高风险族群,应主动接受大肠癌筛查,千万不要让“不敢知道”成为将来最深的遗憾。

想知道更多大肠癌与健康筛检资讯?

欢迎你可以参加由东方日报联合益康医院(Hospital Picaso) 主办的“男女健康与癌症专题讲座”——《小症状,大风险:癌症与不孕不可忽视的警告》

主讲之一:曾瀚庆医生
主题:大肠癌:马来西亚常见癌症之一,你了解多少?
日期:2025年 11 月 8 日
时间:中午12:00 – 下午6:00
地点:吉隆坡安邦路马华大厦(Wisma MCA)M1 & M2

出席福利:
免费入场(报名需缴 RM20 押金,活动后全额退回)

报名截止:2025年11月3日
立即报名:https://wa.link/yj6iv2
询问电话:+6016-992 0035 (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9时至下午5时)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