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乌克兰利西昌斯克发生炮击事件,一枚300毫米火箭未爆炸的尾部,疑似装有集束炸弹。(图取自法新社档案照)

(日内瓦15日讯)监测机构周一表示,自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集束炸弹已造成1200多名乌克兰平民伤亡,并谴责全球消除集束炸弹的努力遭遇“令人不安的挫折”。

法新社报导,致力于消除集束弹药的国际民间组织“集束弹药联盟” (CMC) 在其年度报告中指出,自2022年2月俄罗斯扩大对其西部邻国的入侵以来,乌克兰已成为全球年度集束弹药伤亡人数最多的国家。

报告称,自战争第一天起,俄罗斯就“广泛”使用了这种被普遍禁用的武器,并补充指乌克兰也使用了这些武器,遭莫斯科指控在俄罗斯境内部署这些武器。

报告称,2024年,乌克兰至少记录了193起集束弹药伤亡,而全球共有314起。

自战争爆发以来,乌克兰累计记录了超过1200起此类伤亡,其中大部分发生在2022年。

报告强调,这一数字肯定被严重低估,并指出光是去年,乌克兰就遭受了约40起集束弹药袭击,但伤亡人数并未公布。

集束弹药可以从飞机上投掷或用火炮发射,然后在空中爆炸,将炸弹散布到广阔的区域。

它们构成持久威胁,因为许多集束弹药在撞击时不会爆炸,实际上就像地雷一样,多年后仍会爆炸。

俄罗斯和乌克兰均未加入2008年《集束弹药公约》,该公约禁止使用、转让、生产和储存集束炸弹。

去年仅有的另外两个发生集束弹药攻击的国家——缅甸和叙利亚也未加入该公约。

同样未加入公约的美国,于2023年决定向基辅转让集束弹药,引发强烈抗议。

据集束弹药联盟称,美国已至少分7批将这些武器转运至乌克兰。

同时,今年在乌克兰控制的领土上发现了带有韩语标记的子弹药,报告称,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子弹药是被与俄罗斯并肩作战的朝鲜军队使用的,还是俄罗斯从朝鲜获得并供其使用。

在全球范围内,集束弹药联盟还警告称,“令人不安的挫折”威胁著建立新的国际规范的努力,这些规范将谴责使用集束弹药。

今年3月,立陶宛成为第一个退出该条约的国家,立陶宛以区域安全担忧为由宣布退出。

此后,立陶宛与波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芬兰也表示,出于对“俄罗斯的侵略”的担忧,将退出一项禁止杀伤人员地雷的条约。

集束弹药联盟主席加贝尔尼克谴责立陶宛退出该条约,并警告这“破坏了公约所确立的规范,将对保护平民的国际法规则造成灾难性影响”。

“我们已经看到这一决定对《地雷禁令条约》造成的影响,各国应高度警惕其更广泛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薛佩菱

自由撰稿人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