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周五在中国北京国家速滑馆,参加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自由搏击比赛,期间在擂台上后仰倒下。(图取自中新社)

(北京15日讯)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正在中国首都北京市举行,田径、足球等赛事陆续登场。虽然比赛当中出现机器人摔倒、步伐太慢未完成比赛等情况,但对于参赛团队、裁判而言仍是新奇体验。

台湾中央社报导,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周四至周日在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行,由北京市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国际理事会等单位主办。周五有1500公尺田径赛、自由搏击、足球5V5等比赛。

一台机器人在周五的自由搏击比赛中出拳,但未击中对手。(图取自中新社)
一台机器人在周五的自由搏击比赛中出拳,但未击中对手。(图取自中新社)

在擂台上,两部机器人互相抓准时机出拳,时不时出现挥拳落空的情况,也有机器人因平衡感不够,被对方机器人绊倒,而非打倒。不过也有机器人在裁判读秒结束前,迅速站起继续比赛。

而在足球场上,也有一群机器人挤在一起追逐足球,随后有四五部机器人陆续倒地,必须由人类将机器人选手移至场边,才得以继续进行赛事。

一台参加自由搏击比赛机器人,被工作人员抬离场地。(图取自中新社)
一台参加自由搏击比赛机器人,被工作人员抬离场地。(图取自中新社)

场外有兵乓球机器人等设施,供儿童体验。一名带著7岁小孩的家长表示,因为孩子从5岁多开始学习机器人的搭建及编写程式,现在也有些幼儿机器人的比赛,因此想让孩子看看未来机器人的发展。

此次运动会共有来自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包括荷兰、德国、日本等国。来自德国莱比锡的团队HTWK Robots的成员约翰内斯表示,他们团队是参加足球5V5比赛,这也是他第一次到中国,这边的场地和活动都令他感到惊讶,与过去看到的有所不同。

评判标准与人类不同

工作人员周五在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足球比赛中,调试参赛机器人。(图取自中新社)
工作人员周五在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足球比赛中,调试参赛机器人。(图取自中新社)

机器人的动作与人类相比仍有不同,这也导致裁判在评判时的标准有所差异。足球机器人裁判冀先生表示,机器人的裁判规则与人类不同,像是机器人准备好要上场前,它要等待10秒的发射时间才能上场;若机器人从侧面或后面推倒别部机器人,就算犯规。

冀先生说,他本来就是担任足球比赛的裁判,历经半个月的培训,才在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担任足球机器人比赛裁判,感到非常荣幸。

而在一旁的跑道上,也有田径比赛正在进行。有机器人飞步奔跑,使得在一旁的工作人员必须快跑跟上,但也有步伐较为缓慢的机器人,因为超过比赛时间被赶下场。

参加1500公尺比赛的机器人,周五在中国北京国家速滑馆的跑道上奔跑,工作人员紧随在侧。(图取自中新社)
参加1500公尺比赛的机器人,周五在中国北京国家速滑馆的跑道上奔跑,工作人员紧随在侧。(图取自中新社)

来自北京信息科技大学“rera一队”的李同学表示,虽然这次机器人的表现跟平常有些差距,速度确实慢了点,但毕竟是第一年、第一次参加运动会,重在参与,比不来参加比赛强很多。

关于机器人在比赛中有什么限制跟可突破的方向,李同学表示,若以后自行研究或二次开发,会更著重在底层的运动学,机器人的自主跟跑步方面是较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廖慧音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