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4日讯)生成式人工智能(AI)正对传统网络搜索流量形成致命分流,导致新闻网站访问量锐减、广告收入骤降,使本已举步维艰的媒体行业雪上加霜。
法新社周一报导,波士顿环球传媒研发副总裁卡罗利安警告:“未来3或4年,全球出版商将面临空前挑战,一场人工智能摘要风暴正在成形,无人能幸免。出版业者必须打造自己的庇护所,否则将有遭袭卷之忧。”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最新研究显示,谷歌(Google)搜索中频繁出现的人工智能生成摘要,显著降低用户点击原文链接的意愿。
当出现人工智能摘要时,用户点击率较传统搜索下降了50%。
换句话说,这对仰赖流量来获取广告收入,并将读者转化为付费订阅户的线上媒体网站而言,访客量就流失了一大半。
美国东北大学教授维贝称:“这种趋势将会加速,很快我们将面对完全不同的互联网生态。”
谷歌、Meta等科技巨头垄断已重创媒体广告收入,迫使行业转向订阅制。但维贝强调,订阅转化同样依赖流量,仅靠付费用户难以支撑大型媒体运作。
保护和增加内容曝光相悖
媒体机构正转向生成式引擎优化(GEO)技术替代传统的搜索引擎优化(SEO),包括为人工智能模型提供结构清晰的内容、易懂的文本,以及在社交平台和Reddit等论坛上的曝光。
但优化初创公司OtterlyAI首席执行员佩哈姆提出核心矛盾:“是否该允许(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爬虫机器人抓取内容?”
由于大型人工智能公司强硬收集资料的行为让他们吃了亏,许多新闻业者选择反击,透过封锁人工智能爬虫机器人来阻止其取得内容。
新闻媒体联盟(News/Media Alliance)负责人科菲则主张:“我们只需要确保使用我们内容的企业,有支付合理的市场价格。”
尽管美国《纽约时报》与亚马逊(Amazon)、美联社与谷歌等已达成内容授权协议,但媒体面临两难:封锁爬虫机器人保护内容却丧失曝光机会。
佩哈姆观察到,越来越多媒体重新开放访问权限。然而数据显示,在ChatGPT的引用来源中,媒体仅占29%,远低于企业网站的36%。
根据路透新闻学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的《2025数码新闻报告》(Digital News Report),25岁以下民众中,约15%现在是靠生成式人工智能取得新闻。
没原创新闻AI就无内容
鉴于外界对人工智能提供资讯的来源和可靠性持怀疑态度,这样的趋势潜藏著一大风险:读者可能会对资讯的来源与真实性感到混淆,就像当年社交媒体带来的问题一样。
卡罗利安警示:“在某个时候,必须有人来做报导。若没有原创新闻,人工智能平台将无内容可摘要。”
也许考虑到这一点,谷歌已经开始与新闻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其生成式人工智能功能提供内容。而这显示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维贝预测:“平台终将意识到他们多需要新闻业。但这一认知能否及时挽救濒危的新闻行业,仍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