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3日讯)对国际声望的渴望、与奥巴马(在2009年上任不过9个月就获奖)长达10年的竞争,或许还有一丝挑衅:美国总统特朗普沉迷于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这背后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
法新社报导,白宫发言人莱维特上周四告诉记者:“特朗普总统早就应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此言一出,这位共和党领袖的反对者便对此表示怀疑和讽刺。
莱维特表示,自1月20日重返白宫以来,身为美国总统的特朗普“平均每月促成一项和平协议或停火协议”,并列了他在印度与巴基斯坦、柬埔寨与泰国、埃及与埃塞俄比亚、卢安达与刚果(金)、塞尔维亚与科索沃等国之间进行的斡旋。
这位首席发言人也提到了伊朗,特朗普下令美国打击伊朗核设施,以此作为莱维特声称这些决定有助于世界和平的证据。
不过,莱维特没有提及乌克兰冲突,特朗普曾多次承诺在任期“第一天”结束这场冲突;也没有提及仍在持续的加沙战争,美国为此向以色列提供武器。
外国领袖表达外交善意标志
对一些外国领导人而言,提及这项享有盛誉的奖项已成为向一位自诩为和平缔造者的美国总统表达外交善意的标志。
巴基斯坦提名特朗普角逐诺贝尔和平奖,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提名特朗普角逐。

在7月初于白宫举行的会议上,一位记者向利比里亚、塞内加尔、茅利塔尼亚、几内亚比绍和加彭的总统提问,特朗普是否应该获得诺贝尔奖。
特朗普当时沉浸在非洲领导人的赞美之情中,微笑地说:“我们可以整天都这样做。”
成千上万的人可以向诺贝尔委员会提名,包括议员、部长、某些大学教授、前诺贝尔奖得主以及委员会成员本人。
提名截止日期为1月31日,公布日期为10月,今年和平奖的宣布日期为10月10日。
以色列裔美国法学教授阿隆-贝克向由挪威国会任命的5名委员会成员,提交了特朗普的名字。
这位凯斯西储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告诉法新社,她之所以提名特朗普,是因为在她看来,特朗普在推动和平和确保释放加沙地带人质方面展现了“非凡的领导力”和“战略智慧”。
不过,对某些人来说,将诺贝尔奖颁给一个颠覆国际秩序的人,令人难以接受。
美国历史与政治研究员肖蒂斯在新闻网站The Conversation上写道:“提名特朗普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就像让鬣狗参加狗展,”
“特朗普当然不配。”
抱怨配得上但永远不会得到
至于特朗普本人显然不同意,他今年2月在白宫接待内塔尼亚胡时告诉记者,“我配得上,但他们永远不会给我”,并感叹自己一生中从未获得过诺贝尔奖。
特朗普今年6月在他自创的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抱怨:“不,无论我做什么,包括俄罗斯/乌克兰,以及以色列/伊朗,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不会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但人民都知道,这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
美国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马丁告诉法新社,特朗普以特别喜欢荣誉和奖项而闻名,“所以他会欢迎这项重要的国际认可”。
自从10年前他开始竞选总统以来,“他就一直与奥巴马对立,后者在2009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这位民主党前总统上任仅9个月就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引发了激烈的争论,至今争议仍在继续。

特朗普在2024年10月总统竞选的最后阶段抱怨道:“如果我叫奥巴马,我10秒钟就能拿到诺贝尔奖。”
除了奥巴马,另有3位美国总统也曾获此殊荣,分别是罗斯福、威尔逊和卡特。
1973年,基辛格也因他为结束越南战争所做的努力而荣获诺贝尔和平奖,但委员会有关决定受到了严厉批评。
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人的完整名单是保密的,除了提名人个别公布的名单外,但提名人数是公开的。2025年,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人数为338名。
一些博彩网站将特朗普的获胜几率排在第2位,仅次于俄罗斯反对派领导人纳瓦尔尼的遗孀尤利娅.纳瓦尔纳亚(Yulia Navalna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