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16日讯)许多人在追求健康饮食时,往往认为全麦吐司比白吐司更营养、更有益血糖控制,甚至视它为减重与控糖的首选早餐之一。然而,台湾肾脏专科医生林轩任提醒,对于肾功能不佳的民众来说,全麦吐司可能潜藏“高磷陷阱”,若摄取过量反而可能导致健康风险。
林轩任在面子书上指出,全麦吐司确实具有多种优点,包括高纤维、低升糖指数(GI),能帮助稳定血糖、延长饱足感,对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患者及减重者都相当友好。
此外,全谷类的膳食纤维还能促进肠道蠕动,有助排便,全谷摄取还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
不过,他也提醒,全麦吐司是以保留麸皮和胚芽的全麦面粉制成,因此天然磷含量较高。每100克全麦面粉含有约200至300毫克磷,再加上市售吐司为了口感与保存,常额外加入磷酸盐作为膨松剂或防腐剂,整体磷含量往往比一般白吐司更高。
对肾功能正常的人而言,身体可有效排出多馀的磷,问题不大;但慢性肾脏病患者若肾脏滤能下降,尤其进入第三期后,每日磷摄取量最好控制在800至1000毫克以下,否则容易引发高磷血症。
林轩任解释,高磷血症是慢性肾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可能出现皮肤搔痒、肌肉痉挛、倦怠等症状,更严重时会干扰钙代谢,刺激副甲状腺激素分泌,造成骨质疏松、肾性骨病变,甚至提高动脉钙化与心血管疾病风险。
他呼吁,肾脏病患者应在营养师或医疗团队指导下选择食物,购买时务必阅读标签、确认成分含磷量,了解吃进什么才是保护身体的方法。